-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奔波(bēn bō)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忙碌奔波,劳累奔波不息。
缙绅(jìn shē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六科(liù kē)的意思: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六个科目,分别是经义、礼义、文义、法义、兵义和医义。后来也用来形容全面的学问知识。
南司(nán sī)的意思:指各地南边的官署,也可指南方的官府或官员。常用于比喻官场、政府机构或官员。
期中(qī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时间段的中间阶段,通常用来表示学期中间的时间。
三语(sān yǔ)的意思:指能通晓三种语言的人。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行装(xíng zhuāng)的意思:指行李、行囊等随身携带的物品。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章奏(zhāng zòu)的意思:指文章或乐曲的开头部分,也泛指事物的开端或开头。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 翻译
- 可惜我通晓三种语言,期待能在中央六部任职。
在南方官署,文书书写流畅;北方官员众多,人才济济。
想象你将奔赴宣室(汉代宫殿,丞相问政之地),如同真正的贤者上朝。
行李应尽快准备,不必感叹奔波劳碌。
- 注释
- 可惜:表示惋惜或遗憾。
通三语:懂得三种语言。
相期:期待。
中六科:中央六部(古代官署)。
南司:南方官署。
章奏:文书、奏章。
北阙:北方朝廷,代指朝廷。
缙绅:古代官员的代称。
趋宣室:奔赴宣室问政。
真成:真正成为。
上郁罗:比喻高升显贵。
行装:行李。
宜:应当。
未用:不必。
叹奔波:感叹奔波劳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的文学风格,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首句“可惜通三语”可能在表达对某种沟通不畅或理解上的遗憾,而“相期中六科”则是希望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的“南司章奏好,北阙缙绅多”描绘了一种朝廷官僚的忙碌景象,其中“南司”通常指代中央政府机构,而“北阙”则是宫殿前的台阶,这里可能在暗示政事繁杂。
第三句“想见趋宣室,真成上郁罗”表达了诗人对朝堂之上的某种场景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得志的忧虑情绪。这里的“宣室”可能是指宫中的一个特定空间,而“上郁罗”则是一个比喻,形容心中积压的情感无法释放。
末句“行装宜速具,未用叹奔波”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应该迅速准备出发,不要让无谓的忙碌消耗自己的精力。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铜陵阻风
常言秋冬交,溯江便风多。
我行已旬馀,有风不生波。
直道不敢往,曲港伤逶迤。
昨日始张帆,腾凌越盘涡。
脩途驿未历,寒日景已俄。
夜半转巨橐,惊涛拥蛟鼍。
天明更雄厉,寻尺不得过。
密雨喜初霁,整衣起婆娑。
倚樯玩轻鸥,遵渚踏寒莎。
羡望东行舟,飞帆峭嵯峨。
回数挽引日,多少唯与阿。
行止风在天,天为谓之何。
欲叹翻自笑,聊为阻风歌。
来日如未已,且用资吟哦。
广述二首·其二
飘风入阊阖,九陌起黄埃。
馺遝振鸣珂,驰驱东西来。
侧足凑高明,珠箔为褰开。
附会崇岳友,沮誉牛李侪。
倾侧竞姿媚,谈笑足诙谐。
朝为道旁客,暮为廊庙才。
如何首阳人,怅望黄金台。
所得竟斗筲,回首良可哀。
安见郑子真,谷口日徘徊。
嘉声满朝野,何用苦自媒。
咏古十六首·其十四
唐昔先天后,天步复清平。
君王图治定,槐棘来群英。
渭水亦投竿,莘原犹弃耕。
丈夫敦志尚,不为轩冕轻。
矫矫同州守,素风独峥嵘。
慷慨论十事,激切观王明。
献纳无迕言,始来歆大烹。
富贵岂不念,直道思有行。
驭者信所学,不为嬖奚更。
况当秉国钧,见利难自倾。
行己或可枉,乘轩何所荣。
风虎既相从,云雷底光亨。
开元及贞观,当日乃悬衡。
至今夸毗人,闻风心骨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