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避 寇 游 成 福 山 院 唐 /贯 休 成 福 僧 留 不 拟 归 ,猕 猴 菌 嫩 豆 苗 肌 。那 堪 蚕 月 偏 多 雨 ,况 复 衢 城 未 解 围 。翠 拥 槿 篱 泉 乱 入 ,云 开 花 岛 雉 双 飞 。堪 嗟 大 似 悠 悠 者 ,只 向 诗 中 话 息 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拟(bù nǐ)的意思:不计较,不在意。
蚕月(cán yuè)的意思:指蚕吐丝的时候,像月亮的形状,比喻勤劳节俭。
成福(chéng fú)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和奋斗而获得幸福和成功。
豆苗(dòu miáo)的意思:指刚出土的豆苗,比喻刚开始发展的事物。
解围(jiě wéi)的意思:解决困境或危机,摆脱困扰或束缚。
槿篱(jǐn lí)的意思:指篱笆上长满了槿花,比喻善良、淳朴、纯洁的品质。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猕猴(mí hóu)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或行为像猴子一样,形容举止不端或喜欢调皮捣蛋。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息机(xī jī)的意思:停止机器的运转,使其静止不动。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动荡时世中寻找一处清净之地,以避开战乱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僧人留恋于此的 情感;后半部分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苍凉。
"成福僧留不拟归"一句直接点出了主角,即一位名为成福的僧人,他决定留在这片土地而不再返回原来的地方。紧接着"猕猴菌嫩豆苗肌"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初生的豆苗,像猿猴手中的菌类一样细嫩,这些意象传递出僧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留恋。
接下来的"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则转换了语气,指出了外界战乱的现实,连绵不断的春雨如同困扰人们心头的忧虑,而"衢城未解围"更是明示战争带来的封锁与恐慌。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僧人依旧能够从自然中寻找到一丝慰藉。"翠拥槿篱泉乱入,云开花岛雉双飞"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院中的清泉潺潺流入、花朵在云隙间绽放的景象,既展现了僧人的观察之细致,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堪嗟大似悠悠者,祗向诗中话息机"则是对这份宁静的感慨和赞美。诗人通过这些景象与心境的交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动荡不安的时刻,也能从艺术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展现了僧人在战乱时期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