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督邮(dū yóu)的意思:指监督邮政工作,确保邮件的安全和顺利送达。
甲马(jiǎ mǎ)的意思:指第一名的马,也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庙门(miào mén)的意思:指官职、地位高的人家门前的庙宇,比喻权贵、显贵的家庭。
鸣球(míng qiú)的意思:形容欢呼庆祝或宣布胜利。
尼丘(ní qiū)的意思:指一个人遭受到了严重的惩罚或打击。
锵锵(qiā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污尊(wū zūn)的意思:指脏乱、不洁净的尊位,比喻地位卑下却自负自大。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岳渎(yuè dú)的意思:指对名山大川等景物的亵渎破坏。
中牢(zhōng láo)的意思:指被困在牢狱中的人。
鬼督邮(guǐ dū yóu)的意思:指官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 鉴赏
这首诗《上了郡邑祀·先师代太牢以鹿今年乃废鹿兼以易服涖事志异》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礼仪逐渐消失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锵锵甲马杂鸣球”,以动态的场景开篇,描述了祭祀时甲胄马匹的响动与击球声交织在一起的热闹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活泼的氛围。接着,“岳渎衣冠瘗九州”一句,将祭祀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九州大地,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虚有中牢祠頖水,谁教左衽拜尼丘。”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传统礼仪逐渐被遗忘的忧虑。中牢祠和頖水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场所,而“左衽拜尼丘”则是对异族文化的接纳,暗含着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无奈与困惑。
“污尊苔剥铜鸱腹,坏庙门牵鬼督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祭祀场所的破败景象,铜鸱腹上的苔藓、破败的庙门以及牵扯着的鬼督邮,都象征着传统礼仪的衰落与失落。
最后,“此日古墙丝竹咽,焚馀应悔著春秋。”通过描绘今日古墙下丝竹之声的沉寂,以及对过去祭祀活动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礼仪逐渐消失的深深惋惜之情。同时,“焚馀应悔著春秋”一句,借历史典故,暗示了对过去行为的反省与后悔,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与传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传统礼仪逐渐消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与忧虑,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十首·其一
南山有长松,独抱参天姿。
岁晚愈苍翠,不受霜雪欺。
一贞恒自守,四序焉能移。
眷彼桃李花,灼灼迎春曦。
明媚惊众目,秾华复几时。
常恐风雨至,须臾变离披。
物性本如此,造化谁尸之。
嗟哉浮俗流,龊龊徒尔为。
安得古贞操,偃仰慰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