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三章明心相实相·其三》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三章明心相实相·其三》全文
唐 / 傅翕   形式: 古风

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

虽复恬然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

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

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

正觉此之真常觉,方便鹿苑尊经

为度妄想邪见,令知寂灭安宁

广说菩提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

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

又达五阴空寂,正慧无生六情

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

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

贪嗔不在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宁(ān níng)的意思:指心灵平静、安定无忧的状态。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亏(bù kuī)的意思:没有亏欠,没有亏损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而此(ér cǐ)的意思:表示事情正好如此,正是如此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方便(fāng biàn)的意思:便利,容易操作或使用的状态或条件。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亏盈(kuī yíng)的意思:亏损和盈利,形容经营不善或者利益微薄。

了达(le dá)的意思:了解到达,通达事理,心灵开通。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六情(liù qíng)的意思:指人在感情方面的六种状态或情感表达。

鹿苑(lù yuàn)的意思:鹿苑是指鹿群聚集的园林,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涅盘(niè pán)的意思:涅盘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超脱尘世,达到解脱、彻底摆脱一切痛苦和尘世纷扰的境界。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虽复(suī fù)的意思:虽然再怎么复杂、繁琐,但总归可以解决或克服。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恬然(tián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满不在乎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妄想(wàng xiǎng)的意思:妄想指的是没有根据或实际依据的想法或幻想,通常是指不切实际的、不现实的幻想。

微细(wēi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微小。

五阴(wǔ yīn)的意思:指五个阴暗、潮湿、不透明的地方或物体。也用来形容环境恶劣、阴沉沉的样子。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往(wú wǎng)的意思:没有去处,没有方向。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邪见(xié jiàn)的意思:指错误的观点或见解。

心性(xī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和性格。

心相(xīn xiāng)的意思:互相理解、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意。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应实(yìng shí)的意思:应该实际行动,不仅停留在口头上。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在于(zài yú)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所在。

真常(zhēn cháng)的意思:真实不变的常态。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诸行(zhū xíng)的意思:指各种行为、事情或活动。

尊经(zūn jīng)的意思:尊重经典,对经书的态度虔诚。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傅翕所作的《行路难二十篇并序》中的第三章《明心相实相》(其三)。诗中探讨了心性的本质和修行的真谛。

首先,诗人提出“心相微细最奇精”,强调心性微妙且独特,非由外在形式或内在经验所能完全描述。接着,他指出心性并非固定不变,而是“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即在平凡与圣洁之间流动,既非纯粹的凡俗也非绝对的神圣,而是自身灵性的体现。

诗人进一步阐述心性的特质:“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心性虽无形却能回应一切,但这种回应本身也是无形的,暗示着心性超越了物质世界和感官经验的局限。

接下来,诗人提到心性的永恒性和不变性:“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心性不生不灭,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即使思绪不断流转,心性本身却始终如一。

诗人通过“正觉此之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表达了对正觉的追求和实践,即通过正确的觉悟来指引修行,如同佛陀在鹿野苑传法一样,教导人们如何制伏内心的欲望和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随后,诗人深入探讨了修行的更高层次:“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通过广泛地阐述觉悟(菩提)和行为(诸行),人们可以理解到,这些修行的法门实际上就是语言和声音的表达。

诗人接着解释了对声音的理解:“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通过理解声音的本质,人们能够认识到,贪、嗔、痴这三种烦恼并非真实存在,它们只是内心世界的幻象。

进一步,诗人揭示了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空寂本质:“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理解到五蕴都是空无自性的,正智不会产生,从而能够控制和调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欲望。

最后,诗人总结道:“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当六根的欲望随着念头的消逝而消失时,就达到了真正的涅槃境界,即解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心性的本质、修行的真谛以及达到内心平和的方法,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傅翕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挽左宗棠联

薄宦忆珂乡,每对绕郭湖山,想见隆中高卧处;

悲风来闽峤,此后运筹帷幄,谁为海内出群才。

(0)

贺张百熙60寿联

觉世聪明,伯仲伊吕;匡时经济,兴隶恒荣。

(0)

挽曾国荃联

武功继王罗李诸公,独任其难,擒渠扫穴;

遗爱遍晋鄂吴三省,遭时之变,弭患拯灾。

(0)

云山阁联

三山近将引;紫极遥可攀。

(0)

赤壁矶石坊

此老亦失志才人,有湖山风月供洒挥毫,聊借鹤梦箫声,送万古奇愁向大江东去;

半壁占上头名胜,控吴皖湘衡长留过客,好趁笋香鱼美,学先生后步放一叶中流。

(0)

自挽联

平生所好,在载酒看花,负我阿卿惟此事;

身后所余,仅嗣孤痴女,算来王氏更无人。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