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
不大(bù dà)的意思:不大表示程度不深、程度轻微或数量较少。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荒鸡(huāng jī)的意思:指鸡飞走了,形容事物荒废或人离开了。
矫世(jiǎo shì)的意思:矫正社会风气,改变世人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立仗(lì zhàng)的意思:指立即出征作战,表示迅速采取行动。
柳下(liǔ xià)的意思:指在柳树下,表示指导、教育。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满腔(mǎn qiāng)的意思:形容充满热情、激情或斗志。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无味(wú wèi)的意思:指缺乏味道或乏味无聊。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抑郁(yì yù)的意思:
◎ 抑郁 yìyù
[despondent;depressed;gloomy] 忧愤烦闷
抑郁成疾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引颈(yǐn jǐng)的意思:形容非常期待、渴望。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这首诗名为《漫兴》,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由词人仇远所著。诗中通过对驴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处发泄的情感。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
开篇即以驴鸣为引,提出一个问题:人们喜爱驴鸣声,有何所好?随后诗人设想自己在高大的堤坝上,或是茅草覆盖的小屋里,隔着花和带着月光,去聆听马嘶和荒野里的鸡鸣。这里的“胡不”表达了一种假设性的提问,其实是诗人对当下现状的一种不满和逃避。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豪杰的怀念,以及对于当今世态的不满和困惑。在“矫世本尚奇”一句中,“矫世”意味着超越世俗,而“本尚奇”则是说这种超脱仍旧带有古人之奇。下文“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场景,其中“蜡屐”指的是夜晚点灯工作,“结髦”则意味着长发成套,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最后的“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等待有识之士理解的心境。
"满腔浩然气,抑郁无所施。引颈一长鸣,万里风云悲。"
诗的最后两句,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心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却又无法找到发泄的途径,只能在胸中郁结。"引颈一长鸣"则是驴鸣声再次被提起,象征着诗人的悲凉情绪。而“万里风云悲”则将这种悲凉推向了极致,宛如千里的风云都在诉说这份无处安放的忧伤。
"敢问驷与骢,立仗夫何为。"
诗篇以一问句结束,似乎是在询问驷和骢(两种古代战车)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站立的意义。这一问,不仅是对历史的探究,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寻,是一种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驴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气概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顿和无奈。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短衣匹马西北来,十年去国随风埃。
解鞍呼酒歌一曲,玉鞭倒捉敲金罍。
君不见项王台,昔时崔嵬今已颓,秋风萧瑟吹草莱。
又不见汉王城,昔时岧峣今已平,寒烟寂寞啼鼯猩。
牧童抬头学楚声,野老扶犁城上耕。
耕势不断楚声哀,行人欲去还裴佪。
刘项英雄安在哉,人间俯仰易陈迹,闻身健在须衔杯。
购材燕市中,作室何翘翘。
老手为拮据,百日不敢骄。
室成仅容膝,勃溪益无聊。
云胡写予怀,惟是风雨宵。
先生名大夫,黼衣华四朝。
枫堂接桂室,燕处俱逍遥。
新筑诚琐兮,贫饮称一瓢。
居之不自陋,无乃壮志消。
孰知君子心,一念恒万朝。
滔滔宁我盈,凛凛不我凋。
处乐及处约,所以长嚣嚣。
里社来落成,贱子亦见招。
槃餐无兼味,至乐等闻韶。
我独何人斯,永惟德音昭。
日居及月诸,维此心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