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
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驳落(bó luò)的意思:指辩驳或驳斥他人的言论或观点,使其无法继续辩论或争辩。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封殖(fēng zhí)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中,官员滥用职权,任意封授土地,使农民丧失土地所有权的行为。也比喻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结发(jié fà)的意思:指夫妻结发相依,形容夫妻之间的亲密和恩爱。
节错(jié cuò)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改正过失。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阔疏(kuò shū)的意思: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或联系远近疏密。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龙跃(lóng yuè)的意思:形容龙在空中飞跃的姿态,比喻人才显露,事业腾飞。
露脚(lù jiǎo)的意思:露出脚来,指隐藏的事情被暴露出来。
木强(mù j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刚强有力,坚韧不拔。
偏袒(piān tǎn)的意思:偏袒指偏向、偏爱某一方,对其予以特殊照顾或偏护。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强取(qiáng qǔ)的意思:非法或不公正地强行取得财物或权力。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山鸠(shān jiū)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情谊。
社栎(shè lì)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社会。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宛如(wǎn rú)的意思:非常像,如同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卧云(wò yún)的意思:比喻人才潜伏在暗处,不露锋芒。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西金(xī jīn)的意思:西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貌豪华、奢侈的样子。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吟哦(yín é)的意思:指吟咏、歌唱的声音悠扬动听。
芸阁(yún gé)的意思: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或文学作品优秀的地方。
云壑(yún hè)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峰峦重叠,宛如云海和深峡相交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高远和壮丽。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种德(zhòng dé)的意思:种植美德、培养品德。
自全(zì quán)的意思:自己保全自己,自我保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生活场景,通过描述一棵古老的桧树和其周围的环境,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诗的开头以“虎山鸠峰两岞崿,西金亭亭宛如凿”两句,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与亭台的精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两句,引入了两位隐居的文人,他们清心寡欲,坚守道义,年岁虽长,但精神依然坚定。
“当年何人送桧栽,栽向庭前小芸阁”两句,讲述了桧树的来历,它曾是友人赠予,如今植于庭院,成为文人雅集的见证。接下来,“时时兄弟坐两偏,偏袒吟哦双露脚”描绘了兄弟二人在桧树旁吟诗作对的情景,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与友情。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两句,表达了诗人十年后再次经过此地,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庭中老桧参天长,昔拱今来十围弱”描述了桧树的成长,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古苔驳落文章隐,苍玉拳奇根节错”两句,通过描写桧树上的苔藓与奇特的根节,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顽强。最后,“半空时战风雨声,平地恐作蛟龙跃。万牛回首亦不动,遮莫千秋卧云壑”几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桧树在风雨中的坚韧与宁静,以及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木强取柱柔取束,社栎自全终自怍”两句,借用了木料的特性,比喻人应像桧树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我,坚持原则。“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何如种树还种德,德树同荣扫寥廓”两句,点明了主题,即通过种植树木来培养品德,使道德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达到心灵的宽广与自由。“为君封殖表双高,他日山人过必作”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后代能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桧树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