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无 本 上 人 唐 /齐 己 往 年 吟 月 社 ,因 乱 散 扬 州 。未 免 无 端 事 ,何 妨 出 世 流 。洞 庭 禅 过 腊 ,衡 岳 坐 经 秋 。终 说 将 衣 钵 ,天 台 老 去 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过腊(guò là)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也可指过去的事情或人物。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吟月(yín yuè)的意思:指在夜晚吟诵或吟咏月亮,形容人在寂静的夜晚思考、吟唱或赞美。
- 注释
- 往年:过去的岁月。
吟月社:一个以赏月吟诗为活动的社团。
因乱:因为战乱。
散扬州:分散到了扬州地区。
未免:免不了。
无端事:没有来由的麻烦事。
何妨:为什么不。
出世流:指避世、超脱世俗的人。
洞庭:洞庭湖,中国著名淡水湖。
禅过腊:在寺院中修行度过腊月,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衡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
坐经秋:静坐修养经过了整个秋天。
终说:最终决定。
将衣钵:传递佛法和衣钵,比喻传道授业。
天台:天台山,中国名山之一。
老去休:在那里终老,休指结束、终老。
- 翻译
- 往昔在月下吟诗的社团,因战乱而四散到了扬州。
难免遇到些无端的烦心事,何不顺应时势,做个避世之人。
曾在洞庭湖畔度过寒冬腊月,又在衡山静坐度过了秋天。
最终还是选择传授衣钵,于天台山终老此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赠无本上人》。诗中融合了对往昔月社聚会时光的回忆与对当下世事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出家修行、远离尘世的向往。
首句“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表明过去在月亮之下的集会因为战乱而解散,扬州也随之陷入混乱。接着,“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则显露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无奈与超脱的心态,似乎对一切尘世的牵绊都持有一种接受的姿态。
中间两句“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描绘了一幅清净的山水画面。诗人或许在洞庭湖畔修行,在寒冷的腊月里体验禅意;而后来又坐在衡岳之巅,静坐至深秋。这里所展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两句“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则表明诗人最终的决心——要披上僧服,携带钵盂,前往天台山(通常指的是中国浙江省天台县一带,以佛教文化著称),在那里安度晚年。这里的“将衣钵”指的是准备出家为僧,“老去休”则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的彻底放下与对精神修养的终极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对现实的超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清净自在的生命状态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