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肥水(féi shuǐ)的意思:指容易得到好处、便宜的地方。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老春(lǎo chūn)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人在春天时仍然保持年轻的精神和活力。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凭吊(píng diào)的意思:指依靠回忆、思念来怀念或悼念已故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濡须(rú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湿润而有光泽。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咸秦(xián qín)的意思:指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也指秦朝。
香草(xiāng cǎo)的意思:形容人品质高尚、品行端正。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摇鞭(yáo biān)的意思:指掌握权力的人摆布、支配别人。
移军(yí jūn)的意思:指军队转移或调动。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濡须坞(rú xū wù)的意思:比喻待人接物时态度温和,不争强好胜。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所作的《水调歌头·送家兄礼吉赴合肥》。它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感伤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南国清明节,折柳送行人”,描绘了南方清明时节的风俗,折柳寓含惜别之情。接着,“汀洲满眼香草,斜日奈何春”写景,汀洲上香气四溢的香草与夕阳映照下的春天景色,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
“西望清流关外,千里庐阳山色,碧玉竞嶙峋”描绘了兄长即将前往的合肥方向,山水之美中蕴含着对远方的牵挂。“明日摇鞭去,暮雨宿何村”预示着旅程的开始,以及旅途中的不确定和孤独。
下片转向历史沉思,“濡须坞,肥水戍,几移军”提及古代军事重地,暗示历史上的军事变动,表达对家国兴衰的感慨。“紫髯已远,八公草木怨咸秦”借典故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历史沧桑的哀叹。
最后,“转眼兴亡六代,残劫依稀半局,凭吊足伤神”揭示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莺老春归矣,莫怨又离群”以春天的结束象征离别的必然,劝慰兄长不必过于伤感,人生聚散本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王士禛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