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覆舟(fù zhōu)的意思:指船只翻覆,比喻局势瞬息万变,形势危险。
浮舟(fú zhōu)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同漂浮在水上的小船一样,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或变故。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洪波(hóng bō)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声音高亢。
火性(huǒ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脾气火爆、易怒。
激湍(jī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猛烈。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水性(shuǐ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或性格善变,没有定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 注释
- 火性:比喻人的脾气或力量。
水性:形容水的温和与流动性。
通海:形容水流广阔无垠。
通汉:指水流经汉江。
覆舟:比喻颠覆或危险。
尧女:古代传说中的尧帝的女儿,象征哀怨。
汉皇:借指汉代的皇帝,象征忧虑。
洪波激湍: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二月桃花:春天的景色,象征美好但易逝。
- 翻译
- 火的特性像水般柔和,东西来回流淌何时停歇。
不要说它能通大海也能通汉江,虽然能载舟但也可能翻覆。
湘江傍晚沉没着尧帝女儿的哀怨,汾河秋天泛起汉皇的忧愁。
汹涌的波涛最终流向何处,二月的桃花如流眼泪般满目可见。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火性与水性的不同,表达了水的力量和无常,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漂泊和感情的起伏。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界,将湘浦、汾河等地理实体融入情感之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积淀。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这两句通过对火与水本性的比较,揭示了水的流动不息和柔软无形,它可以从西方到东方,不知疲倦。这里的“休”字意味着水永远在运动中,没有止境。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这两句则表明尽管水能够连接大海与黄河,但它同时也是可能使船只翻覆的力量。这两者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和危险性。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将湘江边晚上的沉静与尧帝女儿之悲哀联系起来,同时将汾河的秋天泛舟与汉朝皇帝的忧愁相连,这里蕴含了深深的情感和对过去历史的回忆。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最后两句则描绘出汹涌澎湃的水流最终将去向何方,以及在二月时节,桃花盛开却也带来了一片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水这一元素,展现了动与静、柔与刚、力量与脆弱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所激发的人类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