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霞空布满,深松藏径修。
忽睹归鸟忘,岂为卒岁谋。
人心不似鸟,似鸟何优游。
鸟若似人心,万物多欣忧。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抚景(fǔ jǐng)的意思:悠然观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刻。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顾盼(gù pàn)的意思:顾盼指眼神转动,表现出关注、期待或注视的意思。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回曲(huí qǔ)的意思:回曲是指曲折回转、弯曲回返的意思。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老叟(lǎo sǒu)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三休(sān xiū)的意思:指休息三天,暂时停止工作或活动。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石流(shí liú)的意思:指山体滑坡时,石块和泥沙像水流一样迅速滑下山坡的现象。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台观(tái guān)的意思:指站在高台上观察,比喻处于高位,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优游(yōu yóu)的意思:优游指的是舒适自在地游玩、闲逛的意思。
云变(yún biàn)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发生变化,转瞬即逝。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桃花源(táo huā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群人远离尘嚣,生活在幽静、美好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抚景岁云暮”,点明了时间背景,冬季的景色让人心生感慨。接着,“山寒人境幽”描绘了山林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寂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乱霞空布满,深松藏径修”,通过“乱霞”和“深松”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空灵又深邃的氛围。
“高低距百丈,回曲将三休”描述了山势的起伏和曲折,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美与复杂。诗人登上高台,观云变,倚树听石流,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
“忽睹归鸟忘,岂为卒岁谋”表达了诗人对归鸟的观察,以及对自身生活的反思,暗示了对简单生活和平静心境的向往。接下来,“归鸟无所知,人心自绸缪”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心的复杂与自然的单纯形成鲜明对比。
“人心不似鸟,似鸟何优游”表达了对人心复杂性的感慨,而“鸟若似人心,万物多欣忧”则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希望人心能像鸟儿一样自由无忧。最后,“石壁分鸠月,空林限鹿丘”描绘了夜晚的山林景象,给人以宁静与神秘的感受。
“虽有桃花源,顾盼终夷犹”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世界(桃花源)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赖天地宽,川陵容老叟”则强调了大自然的包容性,即使在老年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上有千仞梯,长啸高峰头。下有九曲渊,汗漫乘轻舟”描绘了登山与泛舟的情景,象征着追求与释放的过程。最后,“相携三五辈,日出课西畴”描绘了一群人在田野劳作的画面,体现了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