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赞 上 人 唐 /杜 甫 一 昨 陪 锡 杖 ,卜 邻 南 山 幽 。年 侵 腰 脚 衰 ,未 便 阴 崖 秋 。重 冈 北 面 起 ,竟 日 阳 光 留 。茅 屋 买 兼 土 ,斯 焉 心 所 求 。近 闻 西 枝 西 ,有 谷 杉 黍 稠 。亭 午 颇 和 暖 ,石 田 又 足 收 。当 期 塞 雨 干 ,宿 昔 齿 疾 瘳 。裴 回 虎 穴 上 ,面 势 龙 泓 头 。柴 荆 具 茶 茗 ,径 路 通 林 丘 。与 子 成 二 老 ,来 往 亦 风 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卜邻(bǔ lín)的意思:预测邻居
茶茗(chá míng)的意思:指品味高雅的茶水,也比喻高雅的品味或修养。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当期(dāng qī)的意思:指当前的时期或阶段。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和暖(hé nuǎn)的意思:温暖和煦的气候,也指人的心地温暖和蔼。
虎穴(hǔ xué)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疾瘳(jí chōu)的意思:病痛消除,痊愈。
兼土(jiān tǔ)的意思:兼有两种或多种属性或特征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径路(jìng lù)的意思:径路指直接的道路或最短的路径,也可引申为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面势(miàn shì)的意思:形势、局势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年侵(nián qīn)的意思:年岁逐渐增长,时间不停流逝。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日阳(rì yáng)的意思:指太阳高照的时候,意为光明、光辉。
山幽(shān yōu)的意思:山深处幽静、清幽。
石田(shí tián)的意思:指受人欺负、摆布或控制的状态。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未便(wèi biàn)的意思:不方便,不便利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阳光(yá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媚,充满阳光。
腰脚(yāo jiǎ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状态,也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一昨(yī zuó)的意思:指时间过去了很久,已经难以回忆起来的过去。
阴崖(yī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重冈(zhòng gāng)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高耸入云。
- 注释
-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
赞上人:即赞公和尚。
一昨:昨天,过去。
一为发语词。
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
卜邻:选择邻居。
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
未便:不便。
竟日:终日,整天。
买:一作“置”。
杉:指树。
黍:指庄稼。
《全唐诗》校:“一作漆,即黍。
”稠:多。
亭午:中午。
石:《全唐诗》校:“一作沙。
”
塞:《全唐诗》校:“一作寒。
”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
齿疾:才病。
廖:病愈。
裴回:今写作“徘徊”。
虎穴:山名。
面势:对面。
龙泓:水名。
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
径:《全唐诗》校:“一作遥。
”
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
- 翻译
- 前几天蒙您陪同前往南山,去寻找一处栖身之地与您为邻。
我年纪渐老腰脚乏力,在阴崖下居住实属不便。
我想找的是一块重冈北护、终日得阳的地方。
买所茅屋置点田地以终天年。
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个山谷,那里长满了杉树和漆树。
正午时阳光颇为和暖,石田土质良好作物能够丰收。
所以我想等到雨停路干,牙疼的老病好了以后,再邀您同去西谷。
徘徊于虎穴之上,观览于龙潭之恻。
要是能在那里定居下来,我会在茅舍里备下清茶相待;也将踏着小路,拜访您的林丘。
让我们结成“二老”,相互来往,那也是很风流的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开篇“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写出了诗人对隐者的访问和景况的描述,其中“卜邻南山幽”表明了隐者的住所位于南山深处,是一个偏远而幽静的地方。
接着,“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透露了隐者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的衰退,但依然未能享受到山中秋天的宁静。这里通过“阴崖秋”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则是从地理环境上进一步刻画了隐者的居所,强调了阳光在山冈上的停留,给人以温暖和明媚之感。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表达了隐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他通过购买土地和茅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里的“斯焉心所求”展示了隐者的满足与平静的心态。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继续描绘了山中的丰饶景象,其中“有谷”暗示了土地的肥沃,适宜农作。随后的“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则是写出了隐者在温暖的午后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当期塞雨乾,宿昔齿疾瘳”可能是在描述某一次天气变化或健康状况,但也许是比喻,用以表达诗人对隐者的关心。
接下来的“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中,“虎穴”和“龙泓头”都是地名,这里可能在强调隐者所处之地的险峻与神秘,同时也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则是描绘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他通过采集柴火和荆棘来煮沸水,制作简单的饮品。这里的“径路通林丘”表明了隐者与外界的联系,并非完全隔绝。
最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隐者的赞美和向往,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隐者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风流”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八祁山
祁山出,汉贼惊。创业未半先帝崩。
丞相匪躬夜弗宁。上表师师东乡征。
卒徒十万如风霆。潜张箕谷为疑兵。
身率大众屯街亭。三郡响答如流星。
惜哉马谡毁垂成。毁垂成,载出军。王双枭,郭淮遁。
拔武都阴,平魏大震。
送少司马苏公总制宣大
向晓发长安,飞旌入渺漫。
漠南驱虎豹,天上别鹓鸾。
一荐膺推毂,殊勋报筑坛。
金钲殷地响,宝剑照人寒。
自古边庭计,非今将相难。
龙韬开武库,麟阁待儒冠。
青海连兵苦,黄金结士欢。
论功多汗马,从事有材官。
汉檄云中度,班铭石上看。
雄图骠骑在,一战取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