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富相公挽词五首·其二》
《富相公挽词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二纪经纶业,三朝翊戴勋。

忘身庶政忧国见遗文。

东閤散群彦,北邙归大坟。

邦人仰旟旐,洒泪向寒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东閤(dōng hé)的意思:指朝廷的内外大臣,也泛指朝廷的高官显贵。

二纪(èr jì)的意思:指第二次纪律性的行动或事件。

纪经(jì jīng)的意思:指记载经书的纪录和注释。

见遗(jiàn yí)的意思:见到别人的遗物或遗迹。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庶政(shù zhèng)的意思:庶务政务。泛指政务。

忘身(wàng shēn)的意思:指人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活动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翊戴(yì dài)的意思:翊戴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指得到尊贵的赞许和提拔。它常用来形容受到皇帝或高官的亲自提拔、重用。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为富相公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富相公一生功绩和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二纪经纶业,三朝翊戴勋。”这两句赞颂了富相公在两个纪元里,即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策略,为国家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三个朝代的辅助下,他立下了显著的功勋,体现了他在不同政治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影响力。

“忘身裨庶政,忧国见遗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富相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不顾个人安危,致力于国家的日常政务,为百姓谋福利。他的忧虑国家,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留下的遗文中,这些文字记录了他的思想、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东閤散群彦,北邙归大坟。”这两句描述了富相公去世后的情景。东閤,可能是指朝廷的议事厅,群彦指的是众多的贤士,暗示富相公生前广纳贤才,影响深远。北邙,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所在地,这里用以象征富相公的归宿,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邦人仰旟旐,洒泪向寒云。”最后两句表达了民众对富相公的怀念之情。邦人,指的是国家的子民,他们仰望着飘扬的丧旗,泪水如雨般洒向寒冷的天空,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富相公的一生及其逝世后的哀悼场景,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送朱可大工部奉使归省四首·其三

形影相依自两生,重游春苑不胜情。

如何芳草横门月,又度阳关曲里声。

(0)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五

华发相逢意转殷,当年藜阁共论文。

元卿地应夔龙会,野老名逃鹿豕群。

此夜占星知近斗,明朝望岳欲生云。

惟馀别思如圆月,不逐河流两派分。

(0)

里翁张虑斋八帙二首·其二

常将沆瀣当朝餐,矍铄风神世所难。

走马自轻飞鞚远,看花犹剧蹋歌欢。

青葱日长堂前树,郁烈春芳泽畔兰。

欲向仙台占寿纪,不知渤澥几时乾。

(0)

哭贾德修司马二首·其一

几日哀音发峄州,伤心千绪泪双流。

那知渭水燕飞地,正是辽城鹤化秋。

幕府勋名留赵魏,词垣文赋拟枚邹。

可怜一片长安月,犹照当时旧酒楼。

(0)

送李榕厓谏议册封荆藩便道省觐

方怀谏草侍螭头,复捧桐圭问鹢舟。

五色春云天上节,一帆明月水边楼。

丰城剑合双龙气,银汉槎悬万里秋。

归向高堂行庆酒,承欢最羡锦衣游。

(0)

送秦舜峰中丞出镇南赣

词林早日侍甘泉,幕府勋名起少年。

大国提封连瘴海,中丞使节护楼船。

秋声夜渡三江雨,兵气晴销百越烟。

此别不须频伫想,油幢几日欲朝天。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