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胡行·其二》
《秋胡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

国士见知,非以先容。虽有骨肉中怀莫从。

伯牙绝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钟期未易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牙(bó yá)的意思:指忠诚友爱的朋友,也用来形容音乐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不恭(bù gōng)的意思:不尊敬,不恭敬。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见知(jiàn zhī)的意思:了解、知晓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先容(xiān róng)的意思:介绍、引见。

以先(yǐ xiān)的意思:超越、领先、在某方面排在前面

钟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定时间;约定的期限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鉴赏

这首诗《秋胡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这一句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国士见知,非以先容”的表述,强调了真正的知己并非因表面的迎合而得,而是基于内在的相知与理解。接着,“虽有骨肉,中怀莫从”一句,表达了即便在亲人之间,也难以找到真正心灵契合的理解与支持。最后,“伯牙绝弦,甘此不恭”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面对不被理解或尊重的情况,也愿意坚守自我,甘愿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和对自我坚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知己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李攀龙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人赴职湘潭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

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

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0)

贺昭国从叔员外转本曹郎中

苔砌塔阴浓,朝回尚叫蛬。

粟徵山县欠,官转水曹重。

灯照楼中雨,书求海上峰。

诗家无骤显,一一古人踪。

(0)

送僧清演归山

毛褐斜肩背负经,晓思吟入窦山青。

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0)

上灵州令狐相公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0)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

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

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

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

恭己忘自逸,因人体至公。

垂旒沧海晏,解网法星空。

云散天五色,春还日再中。

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

凯乐深居镐,传歌盛饮丰。

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0)

征棹三江暮,连樯万里回。

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

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

何当同傅说,特展巨川材。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