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起微弱,夷吾为始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愤然(fèn rán)的意思:指愤怒、激动的样子,形容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冤屈或伤害而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就功(jiù gōng)的意思:指立即就能取得成就或功绩,不需要经过长时间努力。
龃龉(jǔ yǔ)的意思:指因意见不合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纷争。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士行(shì xíng)的意思:指士人的品行和行为,也表示君子的风度和行为规范。
竖儒(shù rú)的意思:形容人有傲慢、自负的态度和行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王室(wá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王族,也泛指统治者或权贵阶层。
微弱(wēi ruò)的意思:指力量、声音、光线等弱小、不明显。
武德(wǔ dé)的意思:指具备武勇和品德高尚的军人或武士。
一陶(yī táo)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性格像陶器一样纯洁、完美。
折翼(shé yì)的意思:比喻失去了能力或力量,不能再继续前进或发展。
珍贿(zhēn huì)的意思:指贵重的贿赂。
铮铮(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意志坚定。
坐观(zuò guā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亲自参与或干涉。
不睹事(bù dǔ shì)的意思:不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阙(其四十九)》。诗中以晋元帝司马睿的崛起与失败为背景,描绘了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首句“晋元起微弱,夷吾为始兴”,点明了晋元帝司马睿在艰难环境中崛起,而“夷吾”则是指齐桓公,暗示着晋元帝虽非出身显赫,却能如同齐桓公一般,从微弱中崛起,开创一番事业。
接着,“武德中不竞,因事就功名”两句,描述了晋元帝在武德年间未能与强敌竞争,而是通过利用时局,成就了自己的功名。这反映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时期内,如何借助外部环境,实现个人抱负。
“当时铮铮者,仅一陶士行”一句,提到当时还有其他有骨气的人存在,但仅有一位陶侃,即陶士行,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这不仅赞扬了陶侃的品质,也暗含对晋元帝周围缺乏真正贤臣的批评。
“坐观武昌变,龃龉历阳兵”描绘了晋元帝面对武昌的变故,以及与历阳兵的冲突,展现了他处理复杂局势的能力和策略。
“珍贿倾王室,睥睨折翼征”则揭示了晋元帝在位期间,王室内部因财富和权力的争夺而动荡不安,最终导致国家力量削弱,无法抵御外敌。
“竖儒不睹事,谬比于孔明”批评了那些见识短浅的文人,将晋元帝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他同样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但实际上,晋元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并未展现出与诸葛亮同等的水平。
最后,“所以柴桑叟,愤然振家声”表达了诗人对晋元帝的感慨,认为他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但最终仍未能恢复家族的荣耀,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花有感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馀零落满地红,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
九曲池悼古
刳地决洪波,深流隐木鹅。
樯高帆系锦,堤暖柳藏河。
泰甚心方兆,颠危念则那。
去都如脱屣,东下若瘳疴。
殿脚千论女,宫眉斛计螺。
迷楼插空远,水调揭声和。
忠切闻无路,愚谀面自阿。
君颜未回笑,贼首已称戈。
运去天移鼎,人迁地见禾。
当年遗废沼,及此尚名歌。
古往悲奚寄,今传迹未讹。
水寒波刺甲,土老岸髯莎。
落照留归鸟,西风困旧荷。
暮林迷远屿,夕霭暝前波。
亡国谁堪问,羁人恨自多。
凭栏不成去,归意为蹉跎。
菩提院
菩提古精舍,兵馀但茅茨。
我行勌午暑,少憩容奴炊。
山僧老无子,养蚕如养儿。
奈何煮白茧,乃欲缫青丝。
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
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
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
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