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镰乍刈葵,携馌齐□□。
天近雨粟多,日临土膏美。
八骏(bā jùn)的意思:八匹骏马,比喻出色的人或物。
畚锸(běn chā)的意思:指劳动、干活的工具。
鹑野(chún yě)的意思:
指 秦 地。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皇居帝里 崤函谷 ,鶉野 龙山 侯甸服。” 唐 石贯 《观农赋》:“晓出 凤城 ,疲道路之攸往;回瞻鶉野,知耕凿之斯崇。”参见“ 鶉首 ”。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风规(fēng guī)的意思:指社会风气和规范。
黼座(fǔ zuò)的意思:指官位高且庄重的职位。
沟塍(gōu chéng)的意思:指沟渠和田垄。比喻平凡的事物或平凡的人。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画史(huà shǐ)的意思:指把历史书写得极为生动、详尽。
京坻(jīng dǐ)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和城墙。
劳农(láo nóng)的意思:劳动者和农民的合称,代表劳动阶级。
鸾旂(luán qí)的意思:鸾旂是指古代皇帝御驾亲征时所用的旗帜,象征着威严和权力。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平秩(píng zhì)的意思:指平等而有序的状态。
前轨(qián guǐ)的意思:指前途或前景不妙,形势不利。
融风(róng fēng)的意思:指融合了各种不同风格或者思想的新风尚。
三推(sān tuī)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的推崇、赞美。
剡剡(yǎn yǎn)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秀丽绝伦。
省耕(shěng gēng)的意思:省略农耕的时间,比喻节省时间或精力。
时燠(shí yù)的意思:形容热得难以忍受。
时令(shí lìng)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季节或时期。
田畯(tián jùn)的意思:指农田的边界或界限。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芜没(wú méi)的意思:指花草茂盛,遮蔽了道路或水面。
熙阳(xī yáng)的意思:形容明亮、温暖的阳光
遵时(zūn shí)的意思:遵守时间,按时进行。
座前(zuò qián)的意思:指在某人的面前或座位上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画家董其昌笔下的《省耕图》场景,生动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景象和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
开篇“融风煽时燠”,描绘了春风吹拂,大地回暖的景象,预示着农事的开始。接着“东皋农事起”点明地点与主题,东边的田野上,农事活动逐渐展开。田间劳作的农民遵循时节,按照农事历法安排工作,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沟塍纡以直,畚锸烟云里”描绘了农田的规划与劳作情景,弯曲而整齐的田埂,农民们挥舞着畚锸在烟云缭绕中辛勤工作。接着“腰镰乍刈葵,携馌齐□□”描述了收割与送饭的场景,农民们弯腰割葵菜,同时有人负责送饭给劳作的人们,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
“炊黍鹑野际,熙阳鸾旂丽”描绘了炊烟袅袅升起,阳光明媚,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人们在田野间忙碌,炊烟与阳光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接着“京坻襜襜衣,剡剡染场履”描绘了收获后的场景,谷物堆积如山,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脚踏着染色的鞋履,展现出农忙后的喜悦与满足。
“天近雨粟多,日临土膏美”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汗漫八骏游,芜没三推址”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农夫们的辛勤劳动如同八骏奔腾,即使在荒废的土地上也能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眷此省耕仪,风规传画史”表达了对古代农耕仪式的敬仰,这些仪式被记录在画史上,成为后世学习与传承的典范。“愿置黼座前,劳农振前轨”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农耕文化的推崇,希望将这种农耕精神置于显要位置,激励后人继续发扬光大。
整首诗通过对《省耕图》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之美、和谐之景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蕴含了对农耕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