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湘 中 赠 张 逸 人 唐 /黄 滔 羽 衣 零 落 帽 欹 斜 ,不 自 孤 峰 即 海 沙 。曾 为 蜀 山 成 寓 迹 ,又 因 湘 水 拟 营 家 。鸣 琴 坐 见 燕 鸿 没 ,曳 履 吟 忘 野 径 赊 。更 爱 扁 舟 宿 寒 夜 ,独 听 风 雨 过 芦 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独听(dú tīng)的意思:独自倾听,专心聆听。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欹斜(yī xié)的意思:倾斜;歪斜
蜀山(shǔ shān)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也指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燕鸿(yàn hóng)的意思:形容离别之情或寄托思念之情。
野径(yě jìng)的意思:指小路、僻径,比喻较为偏僻、少有人走的道路。
曳履(yè lǚ)的意思:踌躇、犹豫、不敢前进。
营家(yíng jiā)的意思:指经营家庭生活、谋生计。
寓迹(yù jì)的意思:将历史故事、文化内涵等隐含在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注释
- 羽衣:形容仙人的服饰。
孤峰:孤立的山峰。
海沙:海边的沙地。
寓迹:留下的踪迹。
湘水:湘江。
营家:建造家园。
鸣琴:弹奏琴声。
燕鸿:北归的大雁。
曳履:拖着鞋子行走。
野径赊:野外的小路漫长。
扁舟:小船。
寒夜:寒冷的夜晚。
芦花:芦苇上的白花。
- 翻译
- 羽衣飘散帽子歪斜,不是孤独高峰就是海边沙。
曾经在蜀山留下足迹,又想在湘江边建个小家。
抚琴时看归雁消失,散步吟诗忘了曲折小道。
更喜欢在小舟中度过寒冷夜晚,独自聆听风雨打过芦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两句,通过对服饰的形容,传达出一种不羁的自由和超然的态度,诗人似乎已经摆脱了世间的尘嚣,站在高处,俯瞰着广阔的世界。
“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表明诗人曾在蜀地有过定居的打算,但最终选择了湘水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轨迹,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
“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一段,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诗人坐在那里弹奏琴瑟,看着燕子消失在天际,而他自己则是悠然自得,漫步于野径,不觉时间的流逝。
最后,“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两句,更深化了这种隐逸的情怀。诗人喜欢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睡在简陋的小船上,聆听着风雨穿梭于芦苇之间的声音,这是一种对自然最为亲近和融入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内翰太中城南放鱼
沾沾水中鱼,生死岂有知。
成形四气中,积渐长鳞鬐。
但喜藻可依,未谙龙可随。
茫洋天地间,寄命此郡西。
岁有竭泽例,肯纵舍者谁。
秋潦走海去,荒壕已愁饥。
方将赴烹芼,逃避计若为。
万里雷雨解,一时离兑暌。
夫何遇仁贤,顾盼成嗟嘻。
载悯口腹累,鲜能毫发遗。
支川以三千,此独数亩池。
脱尔仓猝急,吾其亡肉糜。
呼舟送中流,狡吏敢挟私。
曾是溃烂势,忽称太平时。
波澜网罟多,要在慎所之。
香饵不足爱,古言未应非。
丙寅元祐年,内相守楚夷。
恺悌见篇咏,鱼乎尔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