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屋须良材,楚僧领此役。
陈桥既易王,各郡未捧檄。
百结(bǎi jié)的意思: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解决。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豺虎(chái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褫夺(chǐ duó)的意思:剥夺、夺取。
崇阿(chóng ā)的意思:指对上级或权威人物极其恭敬和顺从。
川陆(chuān lù)的意思:指河流和陆地,用来形容地势险要,地理环境复杂。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锋镝(fēng d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尖锐而刚烈,有力而有冲击力。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军略(jūn lüè)的意思:指军事策略和战略。
良材(liáng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潜力的人材。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略地(lüè dì)的意思:指轻易地占领或掌握一个地方或领域。
罗织(luó zhī)的意思:编造事实、捏造罪名。
啮指(niè zhǐ)的意思:啮指是一个形容词,形容一个人非常惊讶或者震惊的样子。
捧檄(pěng xí)的意思:捧檄指的是拿着檄文高举,表示对檄文的重视和推崇。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叹惜(tàn xī)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感到惋惜和遗憾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尾生(wěi shēng)的意思:指生命延续到最后一刻,也可指人的年纪很大了。
蚊虻(wén méng)的意思:形容微小而讨厌的事物。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一衲(yī nà)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袈裟,比喻人唯一的衣物或家当。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珠玑(zhū jī)的意思:指珍贵而美丽的珠宝,引申为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狄梁公(dí liáng gōng)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忠诚奉公精神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楚僧在艰苦环境中为建造房屋而获取木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充满了对楚僧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首句“搆屋须良材,楚僧领此役”,点明主题,说明建造房屋需要优质木材,而楚僧负责这项任务。接下来,“不畏北风寒,不避豺虎食”两句,展现了楚僧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勇敢与无畏,他不惧严寒,也不怕野兽的威胁。
“披蓁陟崇阿,两足罗荆棘”描述了楚僧在艰难的山路上跋涉,荆棘丛生,但他依然坚持前行。接着,“得木放中流,倏忽天宇黑”则表现了楚僧在河流中取得木材后,天空突然变得漆黑,暗示了夜晚的来临或某种不祥之兆。
“陈桥既易王,各郡未捧檄”可能暗喻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如陈桥兵变,但这里的“易王”和“捧檄”具体指向不明,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达,强调了权力更迭和社会变革。
“盗贼变路人,草木皆锋镝”描绘了社会动荡,盗贼横行,连路边的草木都成了危险的象征,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危险。
“一衲百结馀,竟与貂裘敌”通过对比僧人的破旧袈裟与贵族的貂皮大衣,突出了楚僧生活的简朴与坚韧。
“四逢狄梁公,褫夺遭辟易”可能是指楚僧在四处寻找木材的过程中,遇到了权贵的阻挠或剥夺,被迫退缩。
“蚊虻咋肌肤,风涛啮指骨”进一步描绘了楚僧在寻找木材过程中的艰辛,无论是昆虫叮咬还是自然界的风暴,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辛苦两月来,生死换得失”总结了楚僧两个月的努力,虽然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但最终是否有所收获并未明确说明,留下了一丝悬念。
“依稀尾生信,髣髴盲龟值”引用了两个典故,尾生守信的故事和盲龟遇值的比喻,表达了对楚僧坚守信念和等待机会的赞美。
“将军略地来,川陆皆罗织”可能暗示了战争或征服的到来,整个地区都被笼罩在紧张和恐惧之中。
“不必问珠玑,粗岂遗木殖”可能是在强调,即使在混乱的时代,人们也应坚守本分,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即便是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也应得到满足。
“嗟哉竟徒劳,抱病空叹惜”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楚僧辛勤努力却可能徒劳无功的感慨,以及对他因病痛而无法继续奋斗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楚僧的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同时也歌颂了人物的坚韧不拔和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