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齧桃树根,李树反见伤。
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成王(chéng wáng)的意思:指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成就非凡的王者。
池鱼(chí yú)的意思:指小范围内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现状或突破困境。
都尉(dū wèi)的意思:都尉是指古代军队中的职位,后来引申为指挥军队的将领。
都市(dū shì)的意思:都市指大城市或现代化城市。
非常(fēi cháng)的意思:非常表示程度非常深,超过平常范围之外。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焚爇(fén ruò)的意思:烧毁、烧掉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宫刑(gōng xíng)的意思:指古代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将犯人关进宫中进行酷刑。
瓜李(guā lǐ)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人或物,也可指同行、同类的人。
过失(guò shī)的意思:指犯错、疏忽失误或责任不当。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毫芒(háo m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
悔尤(huǐ yóu)的意思:悔恨自己的过错
祸患(huò huàn)的意思:指灾祸和困难。
降虏(jiàng lǔ)的意思:指战胜敌人、俘获敌军,使其投降的意思。
戒行(jiè xíng)的意思:戒行指戒除恶习,改正行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开战(kāi zhàn)的意思:指战争开始或爆发。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立教(lì jiào)的意思:立教指的是创立宗教或建立教派。
鲁酒(lǔ jiǔ)的意思:指鲁国的美酒,也用来形容善于款待客人的人。
面问(miàn wèn)的意思:直接面对问题或困难,勇于解决并寻求答案。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树根(shù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肆凶(sì xiōng)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肆意妄为。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嫌疑(xián yí)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怀疑和猜疑。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凶暴(xiōng bào)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凶猛暴戾,行为残暴凶恶。
言动(yán dòng)的意思:言语和行动
仰面(yǎng miàn)的意思:仰面指的是人仰卧并且面朝上的姿势。在成语中,仰面表示某人或某物被打败或被击倒。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昭彰(zhāo zhāng)的意思:明显,显著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自焚(zì fén)的意思:自己放火烧毁自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暗示,表达了对权力、道德、法律与正义的思考。
"君子防悔尤,贤人戒行藏"两句强调了君子的自我警醒和贤者的行为谨慎,这是古代士人应有的品格修养。接着的几句则通过瓜李之争、犬齧桃树根等比喻,暗示了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因小失大的事例。
"立教固如此,抚事有非常"表明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持,同时也指出了处理事务时不可预见的变数。"为君持所感,仰面问苍苍"则是诗人向君主提出忠告和疑问,表现出一种责任与关切。
随后的几句,如"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城门自焚爇,池鱼罹其殃"等,则通过比喻指出了历史上的错误决策和灾难的连锁反应。这些都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提醒。
接下来的部分,如"阳货肆凶暴,仲尼畏于匡"、"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等,则是具体引用古代史实来强化前述观点。其中涉及孔子对匡人之乱的担忧,以及周王朝因鲁酒事件而引发的战争。
最后几句"伯禽鞭见血,过失由成王。都尉身降虏,宫刑加子长。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品行和命运的反思,其中包含了对忠诚、背叛、法律滥用等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最后以"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教训和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对于未来充满担忧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传统道德的坚守,以及他对历史事件深刻反思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