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君子行》
《君子行》全文
宋 / 张载   形式: 古风

君子未然见几天地先。

开物未形弭灾忧患前。

公旦无方不恤流言喧。

将圣见乱人天厌惩孤偏。

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不恤(bù xù)的意思:不顾、不在乎、不关心

公旦(gōng dàn)的意思:公正无私的官员或者人物。

瓜李(guā lǐ)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人或物,也可指同行、同类的人。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开物(kāi wù)的意思:开创新事物,发明创造。

流言(li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证据的传闻或谣言。

乱人(luàn rén)的意思:指不守秩序,行为混乱或使人困扰的人。

弭灾(mǐ zāi)的意思:消除灾难,平息祸患

窃攘(qiè rǎng)的意思:指暗中争夺、争斗,常用来形容暗地里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情况。

天厌(tiān yàn)的意思:指上天不再保佑或厌恶某人或某事,遭受不幸或灾祸。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未形(wèi xíng)的意思:尚未形成或出现。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注释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防未然:预防未发生的事情。
见:预见。
天地:自然法则和社会秩序。
开物象:洞察事物的初始形态。
弭:消除。
灾忧患:灾难和忧虑。
公旦:周公旦,古代贤臣。
恤:顾虑。
流言喧:流言蜚语的喧嚣。
乱人:扰乱人心者。
天厌:上天的厌弃。
惩:惩罚。
窃攘:窃取和争夺。
予思:我的想法。
瓜李:比喻小事,源于瓜田李下的故事。
翻译
君子防范于未然,预见天地的规律。
洞察事物在萌芽阶段,消除灾祸于未发生之前。
公旦行事公正无私,不顾流言蜚语的纷扰。
圣人洞察人心混乱,上天厌恶并惩罚那些偏颇的行为。
贪婪和私取并非我所想,即使是小事也足以引起议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载的作品,名为《君子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通过古文词的形式传达一种修养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首句“君子防未然,见几天地先。”表明了君子的预见性和对未来变化的警觉。这里,“防未然”意味着防患于未然,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而“见几天地先”则是指能够超前洞察天地之间的征兆。

接着,“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对万物之理的认识和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担忧。这里“开物”意为创造万物,“象未形”则是指事物还没有成型之前就能预见其形态,而“弭灾忧患前”则表达了君子对于灾难和痛苦的提前准备。

第三句“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这里,“公旦立无方”指的是在公正的早晨,建立一种没有固定规则的处事原则,而“不恤流言喧”则意味着不被众人的议论所动摇。

随后,“将圣见乱人,天厌惩孤偏。”描绘了君子对世间混乱和对上天对偏执者的惩罚的看法。这里“将圣”指的是具有圣明智慧的人,而“见乱人”则是说这些圣明之人能够洞察到世间的纷争和混乱;“天厌惩孤偏”则表达了上天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自视为是而引起混乱的人的厌弃与惩罚。

最后,“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对世俗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心态。这里“窃攘”指的是私下议论,“岂予思”则是说这种议论是否值得我去思考;而“瓜李安足论”则意味着在平静的生活中,瓜果满园已经足够谈论和享受,不必过分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洞察世事的心境。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着作者对于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作者介绍

张载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王司成元驭转北露章请告时予乞归之疏已上矣赋此奉问

初闻□□□□□,□□□□□□□。

□□□□□诏去,帝师元爱赤松游。

两都新赋□□□,□□□生自请留。

争似使君公望浅,皂幡容易出并州。

(0)

送董原汉之南光禄卿

玺书仍下泖湖浔,绿鬓卿曹岂滞淫。

四海旧传三杰疏,一官今见九朝心。

冰霜省署真无改,雨露园陵意转深。

欲问长安望中色,凤皇台上有晴阴。

(0)

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俯为先君子作传悲感之极情见乎辞

中丞自握如椽笔,绝胜班生在石渠。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

(0)

送长谷徐先生赴罗仙翁约炼药玉阳山房·其一

青鸟衔书向薜萝,下元今日上升多。

西行侍者还徐甲,无上仙人是大罗。

玉柱故应句曲有,瑶箱只待阿环过。

三天倘草诸公制,谁应宏词第一科。

(0)

黎惟敬内翰自南海访余吴兴登岘山分韵·其二得湘字

岘山亦是关情地,屈指从君话旧长。

此夕梅花辞大庾,十年秋雁隔清湘。

应徐笔底多陈迹,吴粤尊前暂一乡。

披藓为磨方石在,祇凭诗句敌襄阳。

(0)

过滁州赠太仆簿许元复

邮亭徙倚对斜晖,宦兴如君可不微。

小吏时时牵马过,新书种种换鹅归。

苍山迹忆环滁古,青史人堪拟岘非。

胜具自来饶许掾,莫教春色负褰衣。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