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梦 得 以 予 五 月 长 斋 延 僧 徒 绝 宾 友 见 戏 十 韵 唐 /白 居 易 宾 客 懒 逢 迎 ,翛 然 池 馆 清 。檐 闲 空 燕 语 ,林 静 未 蝉 鸣 。荤 血 还 休 食 ,杯 觞 亦 罢 倾 。三 春 多 放 逸 ,五 月 暂 修 行 。香 印 朝 烟 细 ,纱 灯 夕 焰 明 。交 游 诸 长 老 ,师 事 古 先 生 。禅 后 心 弥 寂 ,斋 来 体 更 轻 。不 唯 忘 肉 味 ,兼 拟 灭 风 情 。蒙 以 声 闻 待 ,难 将 戏 论 争 。虚 空 若 有 佛 ,灵 运 恐 先 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觞(b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和酒杯之间的交流和祝福,也指宴会、聚会等场合。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不唯(bù wéi)的意思:不唯指不只是、不仅仅是。表示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还包括其他方面。
长老(zhǎng lǎo)的意思:长者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池馆(chí guǎn)的意思:指池塘和宫殿,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灯夕(dēng xī)的意思:指夜晚的时候,灯火已经点燃,表示夜晚已经深了。
放逸(fàng yì)的意思:指心情放松,不受约束,不拘束自己。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风情(fē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行为举止等所表现出的特点和风度。
古先(gǔ xiān)的意思:古代的先人,指古代的人们。
后心(hòu xīn)的意思:指事后的悔恨和自责之心。
荤血(hūn xuè)的意思:指吃肉过多而引起的血气旺盛的状态。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来体(lái tǐ)的意思:形容人体态或姿势优雅、舒展。
灵运(líng yùn)的意思:指人运气好,事情顺利,能够得到幸运。
论争(lùn zh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观点、意见或利益方面进行争辩、辩论。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纱灯(shā dēng)的意思:形容心思单纯、纯洁无暇的女子。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师事(shī shì)的意思:师事指的是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
戏论(xì lùn)的意思:
(1).漫不经心的言论。 晋 左思 《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 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2).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 李贽 《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 惲子居 傍葛藤树为戏论也。”闲空(xián kòng)的意思:指空闲、空余的时间。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香印(xiāng yì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品质高超,给人以深刻印象。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古先生(gǔ xiān shēng)的意思:指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有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净幽雅的佛教禅修环境,诗人似乎正在进行一场长时间的斋戒活动,与世俗的交游和宾客往来暂时告别。"檐闲空燕语"、"林静未蝉鸣"等句子营造了一种安宁而又略带些许寂寥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喧嚣与忙碌的一种超脱。
"荤血还休食,杯觞亦罢倾"表明诗人正在斋戒期间放弃了肉食和酒饮,这是佛教修行中常见的自我约束行为。"三春多放逸,五月暂修行"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过去可能是一位享乐生活的人,但现在却选择了一个短暂的斋戒时间来反省和净化自己。
"香印朝烟细,纱灯夕焰明"描绘了一种宗教仪式中的氛围,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与晚上点燃的灯火,都成为诗人修行时刻的见证。"交游诸长老,师事古先生"则表明诗人在这段斋戒期间,向年长有智者学习,并追寻古代圣贤的教诲。
"禅后心弥寂,斋来体更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在斋戒和禅修之后变得更加平静和清明,同时身体也因为放弃了世俗食物而变得更加轻盈。"不唯忘肉味,兼拟灭风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物欲的超越,以及对世间繁华所引起的情感波动的摒弃。
最后几句"蒙以声闻待,难将戏论争。虚空若有佛,灵运恐先成"中,诗人似乎在等待着某种精神上的启示或觉悟,而不愿意卷入世间的纷争和无谓的辩论。"虚空若有佛"一句带有一丝神秘感,暗示了对超验世界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展现了一位诗人在斋戒期间寻求精神清净与觉悟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匹马西归去,知君得意偏。
人情重乡里,官职更神仙。
晓后无衙喏,旬头有俸钱。
何须驾白鹤,辛苦上青天。
对酒
对酒勿伤,偶会何常?今日同堂,出门异乡。
同堂之乐,乐过千春。来日大难,苦口焦唇。
翩翩飞燕,冬藏秋见。邕邕鸿雁,翱翔云汉。
顾尔百鸟,啸侣鸣俦。我欲弯弓,其声啁啁。
此物虽微,拙诚所慎。爱屋及乌,柔远能近。
吴中白苎,细若缣素。制为君袍,愿君永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