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名与死节,武俱不忍伤。
气不激不烈,节不烈不扬。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并行(bìng xí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内同时进行或存在。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篡弑(cuàn shì)的意思:篡夺政权并谋杀君主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方正(fāng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正直,言行举止端正庄重。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肝肠(gān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情,特指忠诚、真挚的情感。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寒木(hán mù)的意思:指树木在严寒冬季没有叶子,显得凋敝。
将无(jiāng wú)的意思:没有将来,没有希望
借口(jiè kǒu)的意思:指为了推脱责任或掩饰真相而编造的理由或借口。
叩马(kòu mǎ)的意思:指奴才恭敬地给主人捶背或驱赶马匹,比喻对权贵或上级巴结奉承。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深心(shēn xīn)的意思:深切的关怀和关心。
时变(shí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顽民(wán mín)的意思:指行为顽固、不听劝告的人。
武烈(wǔ liè)的意思:形容勇猛果敢,有勇有谋。
相妨(xiāng fáng)的意思:互相妨碍、互相干扰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义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正学(zhèng xué)的意思: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自具(zì jù)的意思: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将无同(jiāng wú tóng)的意思:没有相同之处,完全不同。
这首诗《吊方先生墓》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方先生的追思,展现了对忠诚与节操的深刻探讨。诗中引用了伯夷和叔齐的历史典故,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选择饿死在首阳山,以示对商朝的忠贞。诗人以此为引,表达了对方先生同样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精神的敬仰。
“夷齐叩马谏,原不为武王”,开篇即以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起笔,强调他们的行为并非为了讨好武王,而是出于对政治更迭的忧虑和对道德的坚持。“心忧篡弑者,借口于伐商”,进一步阐述了他们反对武王伐纣的原因,是出于对篡位弑君行为的担忧,以及对商朝的忠诚。
接着,“武烈当时变,二子念天常”两句,对比了武王的功绩与伯夷叔齐的坚守,表明了忠诚与功业之间的冲突。然后,诗人通过“各自具深心,并行岂相妨”表达了一种理解与尊重,认为忠诚与功业并非不可调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顽民迁洛邑,义士死首阳”两句,将故事进一步推进,描述了商朝末年的动荡,以及伯夷叔齐最终选择饿死在首阳山的壮举。这不仅是对个人牺牲的颂扬,也是对坚守道义精神的肯定。
“死名与死节,武俱不忍伤”则强调了忠诚与名声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面对权力时的相对价值。最后,“一时两知己,千载有臣纲”表达了对方先生与伯夷叔齐相似精神的认同,认为他们是同时代的知己,其忠诚与节操将在千载之后依然为人称颂。
“忆昔方正学,将无同肝肠”则将讨论引向了方先生,暗示他与伯夷叔齐一样,有着坚定的道德信念。“气不激不烈,节不烈不扬”说明了方先生的气节需要在激荡的时代中才能彰显出来,而这种气节正是他作为臣子的典范。
“悲风寒木末,至今有馀怆”以自然景象结尾,象征着方先生精神的永恒存在,即使时间流逝,他的忠诚与节操仍然令人感怀不已。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当代人物的追思,深刻地探讨了忠诚、节操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