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时(de shí)的意思:把握时机,及时行动。
贵行(guì xíng)的意思:指高尚的行为或品德。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林樊(lín fán)的意思:指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
孟门(mèng mén)的意思:指儿童入学或学习的门槛,也指学习的起点。
岂直(qǐ zhí)的意思:表示责备、反问的语气,意思是“怎么会是这样呢?”或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质疑。
时贵(shí guì)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中具有重要地位或价值。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赵孟(zhào mè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大度。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指鹿(zhǐ lù)的意思: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缺点而自己却犯同样错误或有同样缺点。
直尺(zhí chǐ)的意思:比喻言行正直,严守法纪。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有志之士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赞美,以及对在特定时机下追求正道的肯定。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行为者的讽刺。
"鸡鸣食孟门,指鹿相秦室",开篇以“鸡鸣”与“食孟门”、“指鹿”与“相秦室”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正义与坚守,后者则代表了欺骗与混乱。这里,“孟门”可能隐喻为道德高地或正道,而“指鹿为马”的典故出自《史记》,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行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辙迹",进一步阐述了有志之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远离世俗、坚守自我道路的生活方式。"林樊"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隐居之所,"屏辙迹"则意味着避开世俗的轨迹,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更为高尚的道路。
"得时贵行道,枉寻岂直尺",这两句强调了在适当的时候追求正道的价值,同时也批评了那些为了所谓的“直尺”(即标准、规则)而盲目遵循,忽视了时机和情境的重要性。这里的“得时”意味着把握时机,适时而动,而非固守一隅。
"无为赵孟间,笑此陈蔡厄",最后两句是对那些试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独立、不被卷入权力斗争漩涡的有识之士的赞许。"赵孟"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和孟尝君,这里借以形容复杂的政治环境;"陈蔡厄"则源自《论语》中的故事,描述孔子及其弟子在陈蔡之间遭遇困境,但依然坚持教学,体现了坚守信念的精神。这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在困难中仍能坚守正道的勇气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雨屋漏
莫怨乖龙横见治,满床诗卷尽淋漓。
人间书疏何为者,径挽天河一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