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立看野耘,阔天爽岚气。
把犁犹得劳,饿骨已免弃。
愿操十倍丰,储偿积逋税。
逋税(bū shuì)的意思:指逃避纳税或拖欠税款。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耕牛(gēng niú)的意思:指勤奋努力工作的人。
后防(hòu fáng)的意思:指在军事、体育等方面,负责保卫后方、防守的工作。也用来形容在工作、生活中保守、稳定的一方。
荒荒(huā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繁密的样子。
积逋(jī bū)的意思:积攒欠债或拖欠的债务。
惊蛰(jīng zhé)的意思: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天气逐渐转暖,昆虫苏醒,万物复苏。在成语中,惊蛰意指一种力量的觉醒和爆发。
岚气(lán qì)的意思:指山间云雾缭绕,气势雄伟壮丽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仪态悠然。
歉年(qiàn nián)的意思:指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的年份。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人众(rén zhòng)的意思:指人多,众多的人群。
入寇(rù kòu)的意思:指外敌侵入国家犯境,进行侵略行为。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闻早(wén zǎo)的意思:提前察觉到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
颖发(yǐng fā)的意思:形容头发丰盈、乌黑亮丽。
众力(zhòng lì)的意思:指众人的力量或集体的力量。
这首诗描绘了惊蛰时节,春雷初响,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辛劳,以及农民在战乱后的坚韧与希望。
首句“惊蛰闻早雷,碧川动蛙意”,以惊蛰时节的春雷作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碧绿的河流中,青蛙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活跃起来。这一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接着,“晨立看野耘,阔天爽岚气”进一步展示了清晨田野上的劳作场景。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凝视着农夫们在田间辛勤耕耘的身影,感受到清新的山岚之气。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新地如沐苔,颖发土膏腻”则将视角转向土地的变化。经过春雨的滋润,新翻的土地仿佛被苔藓覆盖,嫩绿的植物破土而出,泥土变得肥沃而湿润。这一句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乱后防歉年,农心有馀厉”表达了战乱之后,农民对未来的担忧与谨慎。尽管生活艰难,但农民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对丰收的渴望和努力。这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
“耕牛半入寇,人众力难替”揭示了战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许多耕牛因战争而损失,人力也难以完全替代,这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仍然坚持耕作,展现出他们的毅力和决心。
“荒荒附郡田,不止千顷废”描述了战乱导致大片农田荒芜的景象。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在残存的田地上劳作,希望能够恢复生产。
最后,“把犁犹得劳,饿骨已免弃”表达了农民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即使在饥饿和劳累中,他们仍然坚持劳作,避免了更悲惨的命运。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愿操十倍丰,储偿积逋税”则是农民对未来丰收的憧憬和对偿还债务的承诺。他们希望通过更加丰饶的收成,不仅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能偿还过去的债务,体现出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惊蛰时节自然景象和农民劳作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力量、自然的和谐、农民的坚韧与希望,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以茶比讽。
陋哉徐铉说茶苦,欲与淇园竹同种。
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当年错包贡。
腐儒妄测圣人意,远物劳民亦安用。
含桃熟荐当在盘,荔子生来枉飞鞚。
羊俎异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
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
争新斗试誇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
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
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
枪旗却忆采撷初,雪花似是云溪动。
更期遗我但敲门,玉川无复周公梦。
西掖南宫,黄扉青琐,年来有分终须。
从容曳履,衣锦赋归欤。
暂乐终南佳处,供笑傲、松菊庭除。
行看取,一封诏下,装趣入潭居。
称觞,逢谷旦,千秋节过,三叶蓂舒。
且冷眼嗤笑,笼鸟池鱼。
识破林泉朝市,经行处、等是蘧庐。
知谁似,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
碧落横秋,浮云崩浪,夜凉先到梧桐。
荷花十丈,人在赤城中。
凤髻尚梳雾湿,眉峰翠、的烁双瞳。
多应是,金丹一粒,点就蕊仙宫。相逢。
蓬岛客,酒翻银海,一饮如虹。
弄横玉招月,吹上层空。
青鸾传书满座,蟠桃树、已结轻红。
拚沉醉,人间拍手,一笑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