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
害田争合到渠边,可是山中无橡术。
爱惜(ài xī)的意思:珍惜、重视、爱护
暗射(àn shè)的意思:暗中偷袭或暗中攻击。
百倍(bǎi bèi)的意思:增加一百倍,形容数量翻倍增长。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草庵(cǎo ān)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清贫、简朴的生活环境。
成才(chéng cái)的意思:指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成功,成为有才能的人。
儋石(dàn shí)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放教(fàng jiào)的意思:指不按规定、约定办事,任意放纵,不加约束。
费力(fèi lì)的意思:费力指付出较大的力气或努力。
飞蝗(fēi huáng)的意思:指数量庞大、迅速蔓延的害虫或灾祸。
妇子(fù zǐ)的意思:指已婚的女子,也泛指妇女。
过处(guò chù)的意思:过去的地方或经过的地点。
旱乾(hàn gān)的意思:指没有水分或水源,非常干燥的状态。
豪猪(háo z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粗野、粗鲁、不讲礼貌。
会计(kuài ji)的意思:指负责记账、清算、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架空(jià kōng)的意思:指将某个事件或情节置于虚构的背景中,不考虑现实条件,进行设想或创作。
叫号(jiào hào)的意思:通过呼喊或宣布某人或某物的编号或名称,进行召唤或指示。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粮食(liáng shi)的意思:指生活必需品,特指食物。
陇亩(lǒng mǔ)的意思:陇亩是指陇西地区的一种古老计量单位,后来引申为指一片土地的面积。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任使(rèn shǐ)的意思:不论怎样,无论如何
什一(shí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异。
收成(shōu chéng)的意思:指农作物成熟后的收获,也比喻工作或事业的成果。
税籍(shuì jí)的意思:指纳税人的纳税状况和纳税记录。
水溢(shuǐ yì)的意思:指水流过量溢出,比喻事物超出限度或无法控制。
田鼠(tián shǔ)的意思:田鼠是指在田间地头活动的鼠类动物,常用来比喻那些喜欢在小地方活动,不愿意冒险或追求更大发展的人。
田夫(tián fū)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的人。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天黑(tiān hēi)的意思:指天色渐渐变黑,天亮之前的时刻。
县吏(xiàn lì)的意思:指担任县级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工作的官员。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寻丈(xún zhàng)的意思:寻找丈夫
一抹(yī m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线或颜色。
终夕(zhōng xī)的意思:整天整夜;一天到晚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资身(zī shēn)的意思:指某人的身份地位得到提升或者得到重视。
这首《驱猪行》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描绘农民在驱赶豪猪时的艰辛情景,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苦难。
诗中以“沿山莳苗多费力”开篇,点明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豪猪作为农耕的威胁,使得农民不得不耗费心力去驱赶它们,以保护作物。接下来,“草庵架空寻丈高,击版摇铃闹终夕”,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为了驱赶豪猪而采取的措施,如在草庵上悬挂击版摇铃,整夜喧闹,以此惊吓并驱赶豪猪。
然而,尽管农民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却仍无法完全保护作物免受豪猪的侵害。“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说明了即使有狗和箭这样的工具,也无法有效控制豪猪的破坏。接着,“田夫睡中时叫号,不似驱猪似称屈”,通过对比,强调了农民在面对豪猪时的无奈与痛苦。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豪猪对农田的破坏:“放教田鼠大于兔,任使飞蝗半天黑。害田争合到渠边”,豪猪不仅直接啃食作物,还放任田鼠和飞蝗为害,使得农田遭受严重破坏。农民的哀求与豪猪的肆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豪猪的无奈与愤怒。
最后,“天明陇亩见狼藉,妇子相看空泪流”,描绘了早晨农民看到被豪猪破坏后的农田景象,以及他们内心的悲痛与绝望。而“旱乾水溢年年日,会计收成才什一”,则反映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最终只能收获十分之一的收成,生活异常艰难。
“资身百倍粟豆中,儋石都能几钱直”,指出农民的生活来源仅限于微薄的粮食,而这些粮食的价值却极其低廉。“儿童食糜须爱惜,此物群猪口中得”,强调了食物的珍贵,连儿童的食物都需珍惜,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原本就是被豪猪吃掉的。
“县吏即来销税籍”,则暗示了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农民还要承担税收,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综上所述,《驱猪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农民在面对豪猪侵扰时的困境与挣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