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刘豫州,又生操与丕。
孝直即不死,骨肉终难移。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国祚(guó zuò)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统治地位、命运。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桓灵(huá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质高尚纯洁,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才能。
奸雄(jiān xióng)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诈狠辣的英雄人物。
尽瘁(jìn cuì)的意思: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连营(lián yíng)的意思:连续的营寨
难谌(nán c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难以被人诽谤或诬告。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仁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有仁慈之心的人,善良、宽厚、怜悯他人的人。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圣哲(shèng zhé)的意思:圣人的智慧和见解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守雌(shǒu cí)的意思:指男子守身不娶妻或保持贞操。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坦夷(tǎn yí)的意思:诚实、坦率、直率。
叹咨(tàn zī)的意思:叹息悲伤,表示忧虑或遗憾。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魏延(wèi yán)的意思:形容人才被埋没或被忽视。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五丈(wǔ z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
无疑(wú yí)的意思:没有疑问,毫无疑虑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相持(xiāng chí)的意思:指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鞅掌(yāng zhǎng)的意思:指掌管军队的统帅,也可比喻掌握权力的人。
英鉴(yīng jiàn)的意思:指可以作为学习的典范或榜样的人或事物。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豫州(yù zhōu)的意思:形容人心情舒畅、满足愉快。
运会(yùn huì)的意思:指吉利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运气好,事情顺利。
真天(zhēn tiān)的意思:真实的天空,指事物的本质、真相或真实的情况。
争锋(zhēng fēng)的意思:指争夺第一,竞争激烈。
仲达(zhòng dá)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纯正。
主令(zhǔ lìng)的意思:指主持决策、发号施令的人。
刘豫州(liú yù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的矛盾心态,即既想得到某种利益,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丈原(wǔ zhàng yuán)的意思:指战争的激烈场面,也比喻非常激烈或残酷的斗争。
此诗《咏史十二首(其四)》由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探讨了仁义与权力、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天命邈难谌”引出对命运的深思,接着“仁暴恒相持”点明仁慈与暴力在历史舞台上的对立。汉室衰微,桓灵二帝的统治,象征着国家的衰败。随后,诗人提到了刘备、曹操、曹丕等历史人物,他们或挟持皇帝号令天下,或辅佐君王,展现了不同政治势力的崛起与消亡。
“维我与使君,英鉴谁当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和刘备(此处的“使君”可能指刘备)智慧的自信,认为他们的判断不会被欺骗。接下来,“不可与争锋,卧龙犹守雌”则借用了诸葛亮(卧龙)的例子,暗示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也应保持战略的明智,不轻易与之对抗。
“运会倘默定,鞅掌欲何为”表达了对时机与行动的思考,如果时机未到,即使忙碌也难以取得成功。诗人强调了仁人之心的重要性,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连营七百里,尝为此辈嗤”可能暗指战争规模宏大,但最终却受到嘲笑,讽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
“孝直即不死,骨肉终难移”提到法正(孝直)的早逝,以及家族成员间的难以调和。接下来,“丞相真天威,南人无所施”赞扬了诸葛亮的威严,同时也指出南方地区在政治格局中的局限性。
“魏延不可用,岂故从坦夷”提到了魏延的悲剧,他虽有才能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最后,“竟出五丈原,仲达安足窥”描述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仲达)无法窥探其真正意图,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的敬佩。
“有道未必昌,古今长叹咨”总结历史经验,指出道德与昌盛并不总是一致的,古今皆有叹息与反思。最后,“奸雄亦有成,圣哲能无疑”表明即使是奸诈之人也能有所成就,而圣贤也会有疑惑,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智慧、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理策咨所诣,薄言信孤筇。
望溟眇端倪,蹑虚惟洪蒙。
吴会万渎来,瓯甬樊其东。
川吴静安流,灵若恍景风。
浴涡无停鸥,戾霄有远鸿。
顾悯堤筑劳,畚疲群公功。
驱山鲍奄殂,衔石羽亦空。
徵禹我其鱼,师聃子犹龙。
蹈海耻污朝,乘桴问夷封。
逝者乃如斯,归欤吾道穷。
聊摅东皋啸,憺慈烦□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