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
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伐柯(fá kē)的意思:指削去树枝上的枯柯,比喻除去陈旧、无用的东西。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柯则(kē zé)的意思:柯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树枝”,也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才能的出众。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茏葱(lóng cōng)的意思:形容植物繁茂、郁郁葱葱的样子。
脉理(mài lǐ)的意思:指人事物的脉络、道理和规律。
鸣雁(míng yà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曲直(qū zhí)的意思:表示对人的品行、行为是否正直、诚实进行评判。
设如(shè rú)的意思:设想如同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炙毂(zhì gū)的意思:炙毂是一个古代典故,形容人们努力追求成功,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这首诗以“文木”为题,通过八韵的铺陈,展现了对“文木”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开篇“曲直何年木,澄观表里通”,以疑问起笔,引出对时间与自然之美的探索,木之形态在澄明的观察下展现出其内在的通透性。
接着,“纽纹缠左右,脉理透玲珑”,描绘了木纹理的复杂与精致,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编织而成,充满了生命的奥秘。“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将木比作经历了岁月变迁的生命体,虽外在可能已褪去,但内在的精神与生命力却依然坚韧不屈。
“沧桑阅今古,枝叶谢茏葱”,进一步强调了木作为见证者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世间的变迁,经历了从繁茂到凋零的过程,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通过对比,突出了木的独特性和珍贵性,无论是作为生活中的实用工具还是艺术创作的材料,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伐柯则已远,炙毂辩应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不辨桧松质,真成内外空”,警示人们不要仅凭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而应深入理解其本质与内涵。
最后,“设如拟鸣雁,转觉彼心蓬”,以拟物手法,将木比作鸣雁,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文木”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谜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乾隆皇帝弘历作为一位爱好文学与自然的帝王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
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
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
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
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
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
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
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如初相知。
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
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䫫交甫。
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
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