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居仅六载,乃有田有庐。
种苣晚成笋,买秧秋作鱼。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才此(cái cǐ)的意思: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如此。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官程(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务和地位。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家业(jiā yè)的意思:家族的事业、家庭的产业。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南官(ná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领导人,尤指地方官员。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晚成(wǎn chéng)的意思:指人晚年才能成功或成就大事。
未遂(wèi suì)的意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未能成功实施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行世(xí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动、交际,与人往来,广泛结交朋友的意思。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有兴(yǒu xīng)的意思:有兴指有兴趣、有兴致、有意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友人杨应宁即将前往陕西担任提学职务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好景色和生活情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关切。
首句“江南形胜地,可游亦可居”赞美了江南地区风景优美,适宜游玩与居住。接着,“君居仅六载,乃有田有庐”点出友人在江南居住的时间虽短,却已拥有田产和住宅,显示出其生活的富足与稳定。
“种苣晚成笋,买秧秋作鱼”两句描绘了友人在江南的生活细节,通过种植蔬菜和购买秧苗来养鱼,展现了江南农耕文化的丰富与和谐。接下来,“官程正发轫,归计已有馀”则暗示友人虽在官场起步,但已有退隐的计划,体现了其对生活多样性的追求。
“君行世所重,君才此方于”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才能在当时社会中备受重视。最后,“试看一家业,经济我不如。不如南官去,衣冠就樵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经济和生活规划方面的自谦,并鼓励友人前往陕西,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生活都能得心应手。
“有兴苦未遂,送君意踟蹰”则是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虽然心中有诸多期待与遗憾,但还是满怀祝福地送别友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江南的美好风光,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道路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