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二》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二》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穿耳(chuān ěr)的意思:指通过耳洞穿孔,戴上耳饰,引申为改变或标记身份、地位或彰显个性。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鹤立(hè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独特、出众,高人一等。

胡僧(hú sēng)的意思:指没有正当身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蛇形(shé xíng)的意思:形状像蛇一样弯曲或扭动。

天文(tiān wén)的意思:指极大的数目或数量。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五天(wǔ tiān)的意思:形容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支那(zhī nà)的意思:指中国的旧称,有时带有贬义。

注释
鹤立:形容鹤站立的姿态。
五天文字:可能指密宗或某种神秘的文字。
鬼神愁:连鬼神也为之感到困扰。
支那弟子:中国的学徒。
穿耳胡僧:耳朵上穿孔的西域僧人。
笑点头:微笑点头表示认同或理解。
翻译
白鹤独立,蛇形舞动,战斗还未停止,五天文字(可能指佛教中的密宗文字)连鬼神也为之困扰。
中国的学徒们沉默不语,而穿耳的胡僧(指来自中亚或西域的僧人)却微笑着点头,似乎对此有所理解或评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特的场景,鹤立而蛇形蜿蜒,显示出一种紧张未解的气氛。"五天文字鬼神愁"可能指的是佛教的梵文咒语,这些文字不仅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让鬼神感到忧虑。诗中的"支那弟子"应是对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种尊称,他在这里被描绘为沉默无言。而"穿耳胡僧笑点头"则展现了一个外来僧人的形象,这位僧人可能正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是对眼前景象的理解与认同。

诗中融合了佛教元素和异域文化,显示出当时唐朝对佛教及其他文化的接纳与尊重。同时,也反映出李隆基本人对于佛教的兴趣与信仰。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场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三十

今朝腊月二十五,诸方尽唱云门曲。

径山随例和一声,莫言楚石不当玉。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七十二

望州乌石与僧堂,业识茫茫不可当。

提起衲僧拄杖子,五湖四海沸如汤。

(0)

偈颂八首·其四

铁昆崙儿吃一攧,南海波斯舞不彻。

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

(0)

答惠洪问住山·其二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0)

偈五首·其二

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

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

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0)

送惟凤之终南山

阙内寒生早,南山万木凋。

长空人望绝,积雪独寻遥。

静息非同隐,闲吟忽背樵。

几侵峰顶月,相念起中宵。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