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
行矣浮扁舟,季鹰不欺余。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驰骛(chí wù)的意思:指快速奔驰,迅速行动,形容人或事物活跃、灵活的状态。
从物(cóng wù)的意思:指从事物体中得到某种东西或效益。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古初(gǔ chū)的意思:古代的初期;古老的开始阶段。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即事(jí shì)的意思:指立即处理当前的事情,不拖延。
阶除(jiē chú)的意思:指逐层清除,一层一层地去除。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深沈(shēn shěn)的意思:形容深邃、庄重、沉稳。
沈云(shě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低垂、沉重。
生山(shē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事实(shì shí)的意思:真实存在的情况或事件
四部(sì bù)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四部分,即头、两手和两脚。
素餐(sù cān)的意思:指只吃素食,不食肉类。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物役(wù yì)的意思:物役指的是物品的使用和维护。在成语中,物指物品,役指使用和维护。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燕居(yà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安宁愉快。
言定(yán dìng)的意思:言语确定,决定。
掖垣(yè yuán)的意思:掩藏内情,隐藏真相
游日(yóu rì)的意思:指游玩度日,消磨时间。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云阁(yún gé)的意思:云阁是指高楼大厦或宫殿中的阁楼,也比喻高耸入云的楼阁。
治安(zhì ā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
四部书(sì bù shū)的意思: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隋书·经籍志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六月二十六日西阁昼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驰骛圣不足,治安愚有馀”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圣贤之道的不满,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普通人的智慧或许更有用处。接着,“愿言从物役,即事实燕居”表明了诗人愿意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清切掖垣峻,深沈云阁虚”描绘了官场的高耸和空虚,与后文的“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形成对比,突出了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低头悟素餐,游日惭古初”表达了对浪费和虚度光阴的自责,以及对古代先贤勤俭节约精神的敬仰。
“非吏复非隐,人言定何如”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定位的困惑,既非纯粹的官员,也非彻底的隐士,面对外界的评价感到迷茫。最后,“平生山林尚,自与功名疏”强调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生活的偏好,与功名利禄保持距离的态度。“何为出不反,视此岁月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入仕的反思,感叹时间流逝,未能及时回归自然生活。
“秋风陨高林,蟋蟀鸣阶除”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借以表达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结尾“行矣浮扁舟,季鹰不欺余”引用晋代张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鲈鱼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季鹰一样,适时归隐,享受自然之乐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乘春奋幽潜,观化登丘山。
哀淙闻远壑,息驾思云关。
垦石密松桂,结屋珍茅菅。
生烟纷漠漠,激流散潺潺。
山石浮寿色,涧木荣欢颜。
览物有真意,抚节惊循环。
悠然千载情,俨若盘石间。
眷焉欲晤语,古人何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