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改色(gǎi sè)的意思: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林地(lín dì)的意思:指森林、树林。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仲宣(zhòng xuān)的意思: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追攀(zhuī pān)的意思:追求高峰,争取更好的成绩或地位。
仲宣楼(zhòng xuān lóu)的意思:指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思维。
-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观音阁同诸公登望》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登高远眺的画面。首句“东林地僻少经游”点出地点的偏远和人迹罕至,暗示了登阁的清静与难得。接着,“暇日追攀最上头”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闲暇时光的珍视。
“九月关山争改色”写出了秋天的色彩变化,关山在九月的寒风中呈现出各异的风貌,增添了登阁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寓含着淡淡的离别之感。“一时风景自生愁”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美景时内心深处的愁绪,可能是思乡之情,也可能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藤萝影合诸天暗,松桂声长众壑幽”两句通过描绘藤萝的浓荫和松桂的悠长声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寂静的自然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最后,“情为故乡成徙倚,登临休拟仲宣楼”直抒胸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徘徊不前,告诫自己不必如王粲(仲宣)登楼远望而引发更多乡愁,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当下情境的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登阁体验和深沉的乡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保定儿留别
沙麓风尘暗河县,漳水东流疾于箭。
落花别圃谁可怜,南去北来一秋燕。
汝曹自是中山儿,垂首天雄识君面。
意气相期何有无,分手一言泪如线。
亦山巉岏秋气高,似与君情同缱眷。
明发骑马涉滹河,长歌远赠北门饯。
重寄内二首·其一
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
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
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
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
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
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
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
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
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
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赠绍易殿下二首·其一
凤凰巢玉树,翡翠集炎洲。
自非钟灵匹,孰能从兹游。
副君懋明德,端凝无前俦。
动摇瑶华章,光映西龙楼。
登高赋蘅薄,爱士开瀛洲。
桃李散芬芳,圭璋咨皇猷。
佳遇良在兹,清风安可侔。
翩翩魏公子,千载诚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