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德(bào dé)的意思:以善行报答他人的恩德。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初服(chū fú)的意思:指刚开始穿戴上衣服,也比喻刚刚开始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个职务。
恩私(ēn sī)的意思:指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人。
见知(jiàn zhī)的意思:了解、知晓
景运(jǐng yùn)的意思:景运指景象运行,形容景色变幻多样,变化莫测。
京邑(jīng yì)的意思:京邑指的是京城或都邑,表示国都或重要城市。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眄睐(miǎn lài)的意思:指看重、喜爱、钟爱。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时髦(shí máo)的意思:指流行、新潮、时尚。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希世(xī shì)的意思:形容极其罕见、难得一见的事物。
挟策(jiā cè)的意思:指借助某种手段或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应景(yìng jǐng)的意思:根据场合或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或举止。
迂薄(yū báo)的意思:形容思想、见识狭窄,不开阔。
装具(zhuāng jù)的意思:指装饰品、陈设或器具等。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大座师张玄中、魏肖中两位先生处求学的心情。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和旧日生活的眷恋。
首句“希世无长略”,表达了诗人认为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有长远的谋略或规划,暗示了他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观察与思考。接着,“挟策干明时”则表明他带着书卷,抓住时机,积极寻求发展与进步。
“时髦应景运,迂薄畴见知”两句,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省。他认识到自己可能被视为“迂腐”或“浅薄”,但同时期待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认可与理解。
“仆徒理装具,言与京邑辞”描绘了诗人准备启程,告别京城的情景。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离开,也是心理上的转变,预示着新的开始。
“倦鸟思安巢,遥遥恋南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归巢的倦鸟,表达了对故乡和熟悉环境的深深依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动人,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岂不怀初服,眄睐属恩私”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他虽然渴望追求更高的目标,但对最初的归属感和私人情感仍然难以割舍。这种对自我身份和情感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性和深度。
最后,“誓将策驽劣,报德以为期”表明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他承诺即使自己的能力有限,也会努力学习,以报答恩师的教导之德。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知识、成长和回报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