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弦(āi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悲伤凄凉,使人感到忧伤的情绪。
碧梧(bì wú)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促织(cù zhī)的意思:促进纺织工作的进行。
春茧(chūn jiǎn)的意思:指人在春天开始发展、成长,如同蚕吐丝吐茧,茧代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断还(duàn huán)的意思:指断绝关系或联系后,又重新建立关系或联系。
芳信(fāng xìn)的意思:美好的消息或好音信。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寒螀(h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锦字(jǐn z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丰富多彩。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井阑(jǐng lán)的意思:井阑是指井口的栏杆。比喻事物的尽头或极限。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鸣悲(míng bēi)的意思:形容声音哀怨悲伤,发出悲鸣。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酸楚(suān chǔ)的意思:形容心情痛苦,感到苦涩难受。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新愁(xīn chóu)的意思:指新的忧愁或新的烦恼。
曳绪(yè xù)的意思:拖延、拖拖拉拉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萦愁(yíng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思念等情感缠绕心头,无法摆脱。
振羽(zhèn yǔ)的意思:指振奋羽翼,重新展翅高飞的意思。
- 鉴赏
这首《齐天乐·络纬》由清代诗人毛茂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凄美景象。词中以络纬(即纺织娘)的鸣叫声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碧梧芳信惊初到”,开篇点明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碧绿的梧桐树上似乎传来春天的消息,却在初夏时节悄然降临,给人以惊喜与意外之感。“秋声晚来无数”则将视角转向了即将到来的秋天,预示着季节更迭的必然性与不可逆转。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井栏旁的金色光辉、豆花与篱笆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寂寥与无奈。“萧萧振羽。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络纬的鸣叫声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色彩,仿佛在低吟浅诉,表达着内心的忧郁与思念。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络纬的叫声时断时续,仿佛是遥远的呼唤,透过窗户轻轻飘入室内,触动人心。“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春茧的丝线与秋的情思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无尽遐想,情感细腻而复杂。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锦字与哀弦分别代表了文字与音乐的哀愁,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台阶上,感受着风露的清凉与内心的酸楚,情感达到了高潮。“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与促织(蟋蟀)的悲鸣和寒螀(另一种昆虫)的哀啼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氛围。
“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新愁与夜凉时的孤独与渴望有人倾听的心境,整个词作在情感上达到了深沉而细腻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所见
世人好学仙,辟谷绝火食。
餐松与茹芝,飞升可白日。
繄昔盘古时,本食草木实。
及夫燧人氏,始教烹饪热。
未闻燧人前,尽得长生诀。
茫茫三神山,仙人究谁识。
天地妙循环,有生必有灭。
即擅不死方,造物亦所疾。
惟有太古人,沕穆本凝一。
人皆享遐龄,何有仙凡别。
常言人善恶,冥报尤昭昭。
人生所行事,纤屑无能逃。
未知几阎罗,诛赏地府操。
事苟一一判,冥司亦太劳。
人心且难测,安能察秋毫。
而况天好生,阴律何纷淆。
旨哉吾儒言,祸福祇自招。
此气所感应,其理本不遥。
且莫致穷诘,此说非一朝。
亦寓劝惩意,成见不必胶。
《书所见》【清·金武祥】世人好学仙,辟谷绝火食。餐松与茹芝,飞升可白日。繄昔盘古时,本食草木实。及夫燧人氏,始教烹饪热。未闻燧人前,尽得长生诀。茫茫三神山,仙人究谁识。天地妙循环,有生必有灭。即擅不死方,造物亦所疾。惟有太古人,沕穆本凝一。人皆享遐龄,何有仙凡别。常言人善恶,冥报尤昭昭。人生所行事,纤屑无能逃。未知几阎罗,诛赏地府操。事苟一一判,冥司亦太劳。人心且难测,安能察秋毫。而况天好生,阴律何纷淆。旨哉吾儒言,祸福祇自招。此气所感应,其理本不遥。且莫致穷诘,此说非一朝。亦寓劝惩意,成见不必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067c6c38f4dfa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