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附子(fù zǐ)的意思:指附在别人身上,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骨朽(gǔ xi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腐朽、破败。
海难(hǎi nàn)的意思:指海上的灾难或事故。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师师(shī shī)的意思:师傅、老师、导师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苏小(sū xiǎo)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小小(xiǎo xiǎo)的意思:小心谨慎,非常小心
李师师(lǐ shī sh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有才华。
苏小小(sū xiǎo x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小、纤弱。
- 翻译
- 世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料,珊瑚如同女仆研磨着黄色的米粥。
八千里之外有虚假的附子,二十年来未曾尝到新鲜的荔枝。
司马沉醉于梦境中的苏小小,屏山诗篇中流露出对李师师的深深哀痛。
或许只有骨头腐朽了,但心中的情感依然存在,倾尽大海也洗不尽这万古的悲伤。
- 注释
- 世变:世事变化。
茫茫:无常、不可预测。
珊瑚:海洋生物,这里比喻女子。
婢:女仆。
捣:研磨。
黄糜:黄色的米粥。
八千里:极言路途遥远。
假附子:虚假的或稀有的物品。
无:未曾。
生荔枝:新鲜的荔枝。
司马:泛指文人。
梦迷:沉迷于梦境。
苏小小:古代歌妓,代指美好的回忆。
屏山诗:屏风上的山水画,引申为诗篇。
李师师:北宋名妓,代指特定的情感对象。
祇应:只可能。
骨朽:骨头腐朽。
心犹在:心还活着。
倒海:形容力量极大。
湔:洗涤。
万古悲:永恒的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词风格。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的悲凉心境。
"世变茫茫不可期",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无奈与迷惘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珊瑚作婢捣黄糜"则是通过珊瑚女工捣碎珊瑚为黄金之意象,表达了对珍贵事物被毁坏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无生荔枝"中,"八千里"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假附子"则是比喻某种不真实或虚幻的事物。"二十年无生荔枝"则通过荔枝这类植物难以在外地生长的现象,表达了时间流逝而愿望未能实现的哀愁。
"司马梦迷苏小小"可能是指某位司马氏之人沉浸于梦中无法自拔,而"屏山诗痛李师师"则通过李白被贬往夜郎,表达了对才子遭遇不幸的同情与惋惜。
最后两句"祇应骨朽心犹在,倒海难湔万古悲"中,"祇应"一词传递出一种宿命感,而"骨朽心犹在"则表明尽管身体已老,但内心的执念依旧未变。"倒海难湔万古悲"则是通过海水无法洗去历史积累的情愫,强调了这种悲凉情绪的深重与长久。
整首诗充满了对世事无常、个人命运多舛以及对历史沉痛记忆的感慨,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