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百意(bǎi yì)的意思:指很多种意思或含义,或指百般心思。
不贤(bù xián)的意思:不贤指的是不聪明、不有才干或者不贤能的人。
怅然(chàng rán)的意思:心情不快,感到失望或沮丧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古奇(gǔ qí)的意思:形容古老而奇特。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莞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微笑的样子,面带笑容。
浑沦(hún l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
来得(lái de)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的发生或出现非常突然或迅速。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七圣(qī shèng)的意思:七位圣人,指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和韩非子。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山房(shān fáng)的意思:山间的房屋,指隐居山中的住所。
岁年(suì nián)的意思:岁月、年岁
退藏(tuì cáng)的意思:指逃脱、避开困境或危险。
问遗(wèn yí)的意思:询问已故之人的遗言或意见。
相聚(xiāng jù)的意思:相聚指人们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相处的时光。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言色(yán sè)的意思:指言辞和表情的颜色,即说话的态度和表情。
衷素(zhōng sù)的意思:真心实意,真诚的心意。
这首诗描绘了陆铨与友人在乾明寺游玩的情景,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以“七圣”象征古代先贤,他们游历此山,却迷失了方向,引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接着,“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表达了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对比思考。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古代圣贤的迷失与今人对历史的追寻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与友人的偶然相遇,使得这次旅行更加意味深长。“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描述了他们在山房畅饮,回忆往昔,抒发内心的情感。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表达了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诗人试图通过眼神交流来传达更深一层的思绪。面对“古奇踪”,诗人“怅然发遥慕”,对古代遗迹充满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反思。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可能是在探讨道德品质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诗人认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不应被世人所厌恶。最后,“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提醒人们遵循自然之道,行事要谨慎,避免轻率显露自己的意图。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表明诗人通过这次经历,认识到并非真正的迷失,而是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他“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以轻松的态度回顾历史,通过与古人的“微晤”(即心灵上的交流),获得启示和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