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
树之百盆兰,缭以万竿竹。
矢诗慕高风,君归傥肯读。
参微(cān wēi)的意思:指参透微妙之理,理解深奥之道。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出卖(chū mài)的意思:出卖指背叛朋友或利用他人的信任来谋取私利。
繁阴(fán yīn)的意思:指事物繁荣昌盛的状态
方整(fāng zhěng)的意思:指正直、端正、诚实的品德。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骇鹿(hài lù)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恐的样子。
寄迹(jì jì)的意思:离开原处,暂时栖身于别处。
渐进(jiàn jìn)的意思:逐渐前进或发展,逐步提高或增加。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守舍(shǒu shè)的意思:守护自己的住所,不外出闲逛。
绦褐(tāo hè)的意思:指主人对待仆人和气懈怠,态度不端正。
弈局(yì jú)的意思:指围棋、象棋等棋类游戏中的局势或局面。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引避(yǐn bì)的意思:避开或回避某种事物或情况
拥鼻(yōng b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争斗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不分胜负。
幽事(yōu shì)的意思:指隐秘或私密的事情,也可以指不为人知的事情。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治地(zhì dì)的意思:指治理一片土地或地区,使其安定有序。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这首词作在描述一个隐居在榕溪之人,他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都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开篇“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环境中,“榕溪”作为隐者的居所,它既是地理上的避世之处,也是心灵上的净土。
接着,“治地可十亩,方整如弈局”表明隐者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井然有序。这里的“治地”不仅指隐者种植的田地,更象征着他内心世界的修养和宁静。
“始行入荆扉,渐进至茅屋”则描绘了接近隐者的居所的过程,“荆扉”和“茅屋”都是隐逸生活的常见意象,暗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紧接着,“树之百盆兰,缭以万竿竹”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兰”与“竹”都是高洁和清逸的象征。
在“解衣憩繁阴,拥鼻参微馥”一句中,“解衣”表明隐者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憩”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拥鼻参微馥”更深化了这种感官上的满足与和谐。
主人对于客人的到来表现出惊讶甚至是避让之情,“主人闻客来,引避若骇鹿”,这里的“骇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隐者的纯真和对外界干扰的不适应。
诗中还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隐者与守舍儿之间的交流,“却询守舍儿,云已出卖墨”。这句话既传递了隐者生活的自足,也透露出他可能与世俗有所交集,即便是如此,这种联系也是淡薄且不深入。
“壁间见其像,绦褐巾一幅”则描写了一幅画中的隐者形象,通过这种形式传达了对隐者的尊崇和向往。这里的“绦褐巾”是隐者形象上的一个重要细节,它代表着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结尾处,“安知非回仙,寄迹混尘俗”则深化了全诗对隐者的描写和对其精神世界的理解。这里的“回仙”暗指隐者已达到与自然合一、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寄迹混尘俗”则表明他虽身在人间,但心灵早已飞翔于高远之处。
最后,“矢诗慕高风,君归傥肯读”这句是对隐者精神追求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对读者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