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门(bàng mén)的意思:指依附在权贵、有势力的人或团体身边,以获取利益或提升地位。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沉迷(chén mí)的意思:陷入迷恋或沉溺于某种事物中,无法自拔。
传注(zhuàn zhù)的意思:传递消息,传达信息。
辞家(cí jiā)的意思:辞去家庭职务或离开家庭。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轨道(guǐ dào)的意思:指事物运行的规则或规律。
何殊(hé shū)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科条(kē tiáo)的意思:指方法、规矩、条例等,常用于指人遵守的行为准则或做事的规范。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牵缠(qiān chán)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纠缠、纷扰,难以解脱的状态。
却来(què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与预期相反,出乎意料。
人学(rén xu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俗学(sú xué)的意思:俗学指的是世俗的学问,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事物的认知和探究。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依仿(yī fǎng)的意思:依照模仿。
指破(zhǐ pò)的意思:揭穿、揭露事物的真相或秘密。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学术研究中的迷误与真谛。诗人王慎中通过对比“俗学”与“真知”,揭示了学术追求中的陷阱与出路。
首联“俗学牵缠醉不醒,而今指破与君听。”开篇即点明了“俗学”的束缚与迷惑,如同沉醉于酒中无法自拔,需要有人拨开迷雾,揭示真理。这既是对友人的劝告,也是对读者的警醒。
颔联“沉迷传注何殊蠹,依仿科条即是伶。”进一步阐述了“俗学”的本质。传注如同蛀虫,侵蚀着学者的心智;依循固定的规则和条框,就如同傀儡戏中的木偶,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学术研究中常见的误区。
颈联“过辙却来寻轨道,辞家翻去傍门庭。”则指出了一种看似努力实则偏离正道的现象。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很久,却又试图回到正确的路径上,或是转向旁门左道寻求所谓的捷径。这种行为反映了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尾联“宣尼若晓今人学,应悔当时著六经。”以孔子为例,表达了对当前学术风气的反思。如果孔子能够看到当今学者的学习状态,可能会后悔当初撰写《六经》。这不仅是对孔子的假设性评价,更是对当下学术界的一种批判,暗示了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剖析了学术研究中的种种迷误,并提出了对真知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的劝诫之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鼓励人们跳出传统框架,追求独立思考与真正意义上的学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