薖也学耐辱,况负三宜休。
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
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
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
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
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
不周(bù zhōu)的意思:不到位;不周全;不周密
粲粲(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耀眼。
赐与(cì yǔ)的意思:赐予、给予
从政(cóng zhèng)的意思:指一个人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担任政府或政党的职务。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流丽(liú lì)的意思:形容文辞或音乐等流畅华丽,优美动人。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民歌(mín gē)的意思: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反映民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歌曲。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耐辱(nài rǔ)的意思:忍受屈辱,承受耻辱。
匹俦(pǐ chóu)的意思:形容夫妻或伴侣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和谐共处。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劝耕(quàn gēng)的意思:劝导人们勤劳耕种,努力耕耘。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形(shān xíng)的意思:指山的形状或山脉的走势。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胜境(shèng jìng)的意思:指处于胜利的境地或优越的环境。
释门(shì mén)的意思:指释放、放出来的门,比喻解放思想、开启智慧的大门。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闻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人或某事的消息,立即有所行动或作出反应。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蓊郁(wěng yù)的意思:形容植物繁茂、蓬勃生长。
五楘(wǔ mù)的意思:指一座房屋的门窗上下左右四个角的木料。
无匹(wú pǐ)的意思: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独一无二的。
仙境(xiān jìng)的意思:指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就像仙人居住的地方一样。
想方(xiǎng fāng)的意思:设法想出各种办法或策略。
行且(xíng qiě)的意思:行走,前进,继续
寻胜(xún shèng)的意思:寻找胜利或成功的方法或途径
杂流(zá liú)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流动的情况。
滞留(zhì liú)的意思:停留在某个地方,无法离开或继续前进。
众宾(zhòng bīn)的意思:指众多的宾客,也可指众多的顾客或观众。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此诗《次洪驹父游明水韵》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描绘一次游览明水峰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薖也学耐辱,况负三宜休”,以自嘲的口吻开始,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的坚韧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接下来,“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一句,借用了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幼舆)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仙境想方丈,山形怀不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想象与向往,将心中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中的山峦相联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如何在眼山,未暇着屐游”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但因事务繁忙而未能亲自登山游览的遗憾。
“蓊郁明水峰,爽气常不收”描绘了明水峰的茂密与清新,给人以清凉舒爽之感。“逊公释门老,苦节无匹俦”赞扬了明水峰的守护者——一位年高德劭的僧人,其坚守清贫、苦行的节操无人能及。
“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描述了僧人劳作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知足。“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则赞美了僧人留下的痕迹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并希望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从政独何有,未说赐与由”则反思了政治生活,认为其中并无太多意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劝耕遍阡陌,民歌殖田畴”描绘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幽寻到山寺,弭节聊滞留”则展示了诗人探访寺庙,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
“众宾各文采,粲粲五楘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场景,大家才华横溢,谈笑风生。“赋诗杂流丽,如柳春映沟”则赞美了诗人们创作的诗歌,如同春天的柳树倒映在清澈的沟渠中,充满生机与美感。
最后,“何必打两桨,歌舞催莫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无需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简单的快乐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幸福。“闻风我滋悦,寻胜行且谋”则是诗人得知这次游览的消息后,内心感到喜悦,并计划再次前往探索。“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则强调了即使远行,也能在一天内完成,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水峰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