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其二待灯》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蝙蝠(biān fú)的意思:比喻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对语(duì yǔ)的意思:对语指的是两个相互呼应的词语或语句。它们在意义上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对仗的结构。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空堂(kōng tá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房间或堂屋
兰膏(lán g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动人。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 翻译
- 黄昏时分蝙蝠在飞翔,空荡的厅堂里蟋蟀在鸣叫。
我们相对而坐,交谈未尽,不知不觉夜已深。
我唤来童子,持着点燃的短檠灯,注入深深的兰膏油。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寒冷的夜晚,这个美好的夜晚令我心满意足。
- 注释
- 黄昏:傍晚时分。
蝙蝠: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
空堂:空荡的厅堂。
蟋蟀:一种小型昆虫,常在夜晚鸣叫。
阑:尽,完。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持:拿着。
短檠:古代照明用的短柄灯。
兰膏:用兰草提炼的油脂,用于点灯。
皎皎:明亮的样子。
良宵:美好的夜晚。
惬:满足,感到愉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时分的静谧场景。诗人苏颂在黄昏时分,蝙蝠开始飞翔,空荡的厅堂里传来蟋蟀的鸣叫声。他与同僚们相对而坐,交谈甚欢,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晚,夜漏(计时的滴水声)悄然侵入。诗人唤来童子,持着装满深色油膏的短檠(照明用具),点燃后,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寒冷的夜晚。这明亮的寒光让诗人感到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满足了他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夜晚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以及朋友间温馨的聚会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