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游(bù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游历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充肠(chō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满足,充实。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膏粱(gāo liáng)的意思:指享受奢侈生活,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不务正业。
盥栉(guàn zhì)的意思:洗澡梳头。形容整洁清爽。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交相(jiāo xiāng)的意思:相互交错、轮流出现
精粗(jīng c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好坏、高低、优劣等不同程度的差别。
就食(jiù shí)的意思:指到了吃饭的时候。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命觞(mìng sh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命运开始展开或者一个事物开始发展。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日分(rì fēn)的意思:指一天的时间分为两半,表示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入道(rù dào)的意思:指学习某种技艺或成为某个行业的一员。
飒然(sà rán)的意思:形容风声、动作等忽然而至,有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觉。
散步(sàn bù)的意思:指在户外或公共场所悠闲地行走,以放松身心或锻炼身体。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世交(shì jiāo)的意思:指长久的友谊,可以持续一生的交往。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脱巾(tuō jīn)的意思:指男子脱去头巾,表示失去了尊严和身份。
五时(wǔ shí)的意思:指正午时刻,也泛指时刻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息率(xī lǜ)的意思:停止、休息的频率或速度。
西引(xī yǐn)的意思:指西边引来东边,形容道听途说或无根据的传闻、谣言。
嫌闲(xián xián)的意思:指嫌弃懒散、不肯努力工作或没有实际作用的人。
闲夜(xián yè)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可做的夜晚,无聊的夜晚。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燕息(yàn xī)的意思:指暂时停息、休息一下
一章(yī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很长。
一盏(yī zhǎn)的意思:指一盏灯光,比喻寥寥无几或孤单的存在。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引杖(yǐn zhàng)的意思:拿着拐杖引导他人行走。比喻引导、帮助别人。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作息(zuò xī)的意思:指日常生活的规律和秩序,特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无何乡(wú hé xiāng)的意思:指没有什么困难、阻碍,一切顺利的地方或情境。
- 注释
- 日出:太阳升起的时候。
盥栉:洗脸梳头,指洗漱。
道场:修行、静心的地方。
寂然:寂静无声,内心平静。
膏粱:肥肉和精细粮食,象征富贵生活。
燕息:休息,闲居。
羲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引杖:拄杖行走。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老年人的行走工具。
散步:悠闲地走动。
命觞:吩咐斟酒,饮酒。
闲夜:闲暇的夜晚。
秋霓裳:古代乐曲名,此处指音乐助兴。
作息率有常:作息时间有规律。
自喜:自己感到高兴。
无何乡:虚无缥缈的地方,指诗人内心的宁静世界。
- 翻译
- 太阳升起时,我洗漱整理,步入静修的场所。
内心平静没有杂念,只面对一炉清香。
太阳升高才开始进食,食物虽朴素却非油腻之物。
无论精细还是粗糙,都能满足充实肠胃。
中午摘下头巾和簪子,在窗下的床上休息。
清风吹来,仿佛可以达到羲皇般的逍遥境界。
傍晚拄杖漫步,游走于树林池塘。
有时品一杯茶,有时吟诵一首诗。
日落之后大多不进食,有时只酌一杯酒。
如何度过闲暇的夜晚,一曲《秋霓裳》足以消遣。
一天分为五个时段,作息始终有规律。
自喜年老仍健康,不嫌闲暇中的忙碌。
看待是非始终如一,将个人得失都淡忘。
如果问这是何处,这就是无何有之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的日常生活,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诗人首先描述早晨起床后的仪式,包括洗脸、整理衣物、进入道场(可能是佛教的禅房或者道观),整个过程中诗人保持着一种寂然无为的心境,只专注于一炉香。
午后,诗人脱去头巾和簪(古代妇女用的发饰),在窗下小憩,享受清风的抚摸,这种生活让人不禁联想到远古的圣贤。日落时分,诗人携杖散步于林塘之间,或饮茶一盏,或吟诵诗章,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晚餐简单,不一定每天都吃,而且有时候只喝酒。诗人用“命觞”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夜晚时分,用一曲秋霓裳送走闲适的夜晚,显得心境宁静而超脱。
最后,诗人总结了一天的生活节奏,五个时段都有规律的作息。他们自喜于年老时依然健康,不嫌弃这种平淡中的忙碌。对于世俗的是非评议,诗人选择了遗忘,仿佛在问及此生何处栖息时,他们回答,这里就是“无何乡”。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禅意和生命的智慧,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好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江悯旱
瘠土嗟薄获,岁丰长忍饥。
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
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
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
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
徒跣呼百神,呜咽致我辞: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
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
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
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
早春三天洞至仙人岩
寒岩敛众妙,惠风荡疏木。
洞穴无人居,玲珑辟华屋。
春阴香乳流,谷温瑶草绿。
出户见前峰,重云无断续。
乘兴复杖藜,行歌散烦促。
古树含丹葩,馀雪长灵瀑。
僧扉凿阳崖,茶臼入深竹。
采真客安往,怅望空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