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旷莽(kuàng mǎng)的意思:形容荒凉、茫无边际的样子。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曲池(qǔ c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思隐秘、不容易被察觉。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移樽(yí zūn)的意思:移动酒杯。比喻改变态度或立场。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前一日,林希平民部在丛桂山房宴请宾客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交融。
首联“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地主和花神赋予情感,表达了地主的热情好客以及花神对此次盛会的特别眷顾,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林风吹旷莽,海月照涟漪”,通过“林风”与“海月”的对比,描绘了一幅广阔而静谧的画面。林风的吹拂,让旷野显得更加辽阔;海月的映照,则为水面添上了波光粼粼的美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宴会环境的高雅与宁静。
颈联“秉烛因清夜,移樽傍曲池”,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在清朗的夜晚,宾客们手持蜡烛,围绕着弯弯曲曲的池塘,举杯畅饮,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也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周到安排与细致考虑。
尾联“茱萸明日酒,孰与此中宜”,以茱萸酒作为点睛之笔,预示着第二天的庆祝活动。此处不仅提到了传统习俗中的茱萸酒,更暗含了对此次聚会的留恋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重阳节前一日宴会上的温馨氛围与自然美景,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