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蟾彩(chán cǎi)的意思:形容颜色斑斓,色彩艳丽。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翻盆(fān pé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倒扣或倾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失败。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里巷(lǐ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的巷子或小街道,也用来形容人口密集、繁华热闹的地方。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没门(méi mén)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可行。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雨势(yǔ shì)的意思:雨势指的是雨水的力量和规模。用来形容雨水的大小、强度以及连续性。
- 注释
- 腊前:指农历十二月之前。
翻盆:形容雨量极大。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灯火不张:形容节日灯火未点。
蟾彩:指月亮的光辉。
有禁:受到限制。
麦田:农田。
水盈尺:水位上涨到一尺左右。
泥没门:积水漫过门槛。
闷坐:孤独地坐着。
孤吟:独自吟诗。
三杯冷落:独自饮酒,显得凄凉。
- 翻译
- 腊月前的雨势已经很大,过了腊月还持续到元宵节。
节日的灯火没有点燃,月亮显得暗淡,笙箫的声音因禁令而显得嘈杂。
听说农田里的水已涨到一尺多高,街巷里可能因为积水而门都无法打开。
我独自坐着苦吟,没有什么好心情,只能对着冷清的黄昏喝三杯酒。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乙卯年元宵节期间连绵不断的雨水景象。首句"腊前雨势已翻盆,腊后淋漓到上元",写出了自腊月之前雨量充沛,直至元宵节期间仍未停止,雨水之大如同盆倾,形象生动。"灯火不张蟾彩暗",描述了节日气氛因雨而黯淡,明亮的灯笼无法照亮,月亮也显得暗淡无光,增添了凄清之意。
"笙箫有禁霤声喧",则以笙箫音乐受到限制和屋檐滴水声的嘈杂,反衬出节日的寂寥。"麦田闻道水盈尺"进一步展现了雨水对农田的影响,可能意味着农作物受损,农民忧虑。"里巷想应泥没门"则描绘了雨水泛滥,连街巷都淹没在水中,居民出行困难。
最后两句"闷坐孤吟无好况,三杯冷落对黄昏",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天气中独自坐着,心情郁闷,只能借酒浇愁,面对着凄凉的黄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因雨而变得冷清、压抑的氛围,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