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归帆(guī fān)的意思:指船只返航归港。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烛尽(zhú jìn)的意思:烛尽指的是蜡烛燃烧完毕,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耗尽。
- 注释
- 更漏子:词牌名。
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
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
角声:号角之声。
角,古乐器名。
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今江苏镇江。
鄂本、汤本均作“西陵”。
度:雪本作“渡”,误。
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边两星。
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
- 翻译
-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夜景的画面,通过对月色、声响、植物动态和鸟类飞行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背江楼,临海月”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面对大自然的境界。江边的楼阁不仅是空间位置,也象征着一种隔绝尘嚣的心灵状态。而“城上角声呜咽”则传递出一种哀婉动听的声音,可能是军中号角或是某种乐器的声音,这声音在夜晚的空气中显得尤为凄凉。
“堤柳动,岛烟昏”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象。堤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而远处岛屿上的烟雾朦胧,这些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两行征雁分”则是对秋季常见景象的描绘,即大雁成群南飞,形成一行或数行。这里的“两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或者某种理想的渴望和追寻。
接下来的“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几句,则描绘了一种旅途归家的场景。京口之路,船帆将启航,这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地理转移,也象征着心灵的某种超越和到达。
最后,“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则是对夜深人静后的描写。银烛即蜡烛,玉绳可能指的是窗上的丝绦,这里暗示了时间已经很晚。而“一声村落鸡”的啼叫,则打破了夜的宁静,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精美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抒情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又赠二子
周氏二子千人英,余观其诗余辄惊。
浑然骨格已老成,凛乎辞句冰霜清。
不然何以知君名,余知必作诗之精。
今观君诗眉且低,文章老大无人知。
少年便莫相轻欺,丈夫壮气如虹蜺。
古之庸者犹雄飞,青云自有相逢时。
好笑南郭翁
好笑南郭翁,白鬓爱杨柳。
如今十月后,犹饮菊花酒。
杨柳色渍面,菊花香渍牙。
喉咙溜香汁,肠胃浮香葩。
所饮几何酒,所吟无限诗。
若言丝与管,便是吟哦时。
心无一事累,意与千古期。
一身成土木,两脚登云霓。
但欲比陶潜,岂肯为杜微。
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问公安否,且喜公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