跸路唐兴便,水围一阅之。
潜舍渊而出,飞沉空以垂。
泽以虚能受,人知劳胜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跸路(bì lù)的意思: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禁行人以清道。 三国 魏 曹植 《孟冬篇》:“ 蚩尤 蹕路,风弭雨停。”《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深愿陛下清宫蹕路,思二神为元鉴,不可忽天下之重,轻行斤斧之间。”《痛史》第二四回:“忽然一天传説 元 主回京,蹕路清尘,所有一切闲杂人等,俱要赶絶。”
(2).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 唐 宋之问 《松山颂应制》:“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清 龚自珍 《题虎跑寺》诗:“南山蹕路丙申开,庚子诗碑锁緑苔。”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十回:“北狩经年蹕路长, 鼎湖 弓剑望 滦阳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飞沉(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情绪或心情突然变化,忽喜忽忧,不稳定。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鸿渐(hóng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进步或事物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
昆明(kū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美丽、出众。
列阵(liè zhèn)的意思:整齐地排列成行,形成有序的队伍或阵势。
庙谟(miào mó)的意思:庙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庙指庙堂,谟指谋略。庙谟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可以指代智慧的谋略和计谋。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钦仰(qīn yǎ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敬仰和崇拜。
武烈(wǔ liè)的意思:形容勇猛果敢,有勇有谋。
向时(xiàng shí)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轩辕(xuān yu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轩辕黄帝,也用来形容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有奇(yǒu jī)的意思:指有特殊的才能或能力,与众不同。
鱼丽(yú lí)的意思:形容鱼儿游动的美丽姿态。
云涯(yún yá)的意思:指云的尽头,形容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止齐(zhǐ qí)的意思:止:停止;齐:平等。指停止争斗,和睦相处。
这首诗描绘了赵北口阅水围的壮观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以“跸路唐兴便”开篇,点明了地点的历史背景,随后通过“水围一阅之”、“昆明曾漏古”等句,展现了水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淀水春生际,渚禽北向时”,描绘了春水初生、水鸟北迁的生动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习蒐明镜里,列阵白云涯”,则以明镜比喻水面,以白云比喻天际,形象地展示了阅兵场景的宏大与庄严。
“里革虽怀直,轩辕自有奇”,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止齐咸奉度,矰缴不须施”,强调了秩序与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对战争的反思。
“潜舍渊而出,飞沉空以垂”,描绘了水下生物与空中飞禽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鱼丽偏后伍,鸿渐羽为仪”,进一步展现了动物世界的秩序与美感。
最后,“泽以虚能受,人知劳胜嬉”,表达了对包容与努力的赞美,以及对休闲与劳作之间平衡的思考。“庙谟钦仰处,道左树丰碑”,则寄托了对历史伟人与伟大决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与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阅水围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与自然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