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
《偈》全文
唐 / 本寂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顽空

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

无身有事歧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出语(chū yǔ)的意思:说话、言辞、用语。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潜行(qián xíng)的意思:暗中行动,不引人注意地前进或进行活动。

伤触(shāng chù)的意思:因言行得罪他人,引起别人不快或生气。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顽空(w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固执、执拗,不肯变通。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无身(wú shēn)的意思:没有身体或形体,也指没有实体、没有根据或没有依据。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有事(yǒu shì)的意思:有事表示有困难、有难处,需要帮助或解决问题。

真际(zhēn jì)的意思:真实的情况、实际的状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诗人本寂的《偈》。诗中探讨了修行者在认识自我宗派时,如何避免混淆真谛与虚妄的教导。强调了理解妙明之体,即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如何在面对各种情境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力量,不依赖外在因素。

“学者先须识自宗”,开篇点明学习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宗派或学说,这是基础。接着,“莫将真际杂顽空”告诫人们不要将真正的真理混同于空洞的理论或无意义的虚构。

“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指出,理解事物的本质(妙明体)能让人洞察一切,即使在遭遇困难或挑战时也能保持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真理的直接体验,而非外界的帮助。

“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意味着,真正的智慧能够使言辞和行动不受外界影响,如同火焰无法燃烧,同时,修行者应效仿古代圣贤的行径。

“无身有事超歧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则表达了超越身体束缚,以心灵的自由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困境;同时,也强调了在没有外在事务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内在的平静与完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阐述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认识自我、洞察真理、保持内心的力量与自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本寂

本寂
朝代:唐

本寂(840年-901年)俗姓黄,名元证,又名崇精,福建蒲田县人,晚唐名僧,为佛教“曹洞宗”始创人之一。长期定居并终老抚州。唐天复元年(901年),62岁的本寂圆寂,葬于寺西百步的凤形坊,塔名“福园”。由于他对曹洞宗的形成和发展贡献甚大,因而被敕谥为“元证禅师”。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加封为“宝藏元证大师”。
猜你喜欢

和岩夫花字韵

幽亭隔世路,高阁见天涯。

绿散林边叶,红生水上花。

人归越溪藕,僧进壑源茶。

可念诗翁物,都归野叟家。

(0)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其二

江外如今独转蓬,思君不敢望飞鸿。

寸心引逐征云北,孤梦争先落叶东。

卧病此时千里隔,微吟何日一樽同。

却嗟逐客为羁客,还见春风换朔风。

(0)

和大名掾舍弟君时

大名书到慰离忧,南北还嗟各宦游。

任责踰涯吾不乐,食功随分汝何羞。

客尘汎汎常时味,河水浑浑一片愁。

綵服欲归今未可,遥将心寄日边州。

(0)

晓行

迟明骑马听鸡号,雾露纷纷上鬓毛。

烟宿平芜疑远水,风鸣高木听飞涛。

暖回宿草春初见,光动扶桑日欲高。

横笛一声还出牧,稚儿无不笑吾劳。

(0)

和范学士·其一

红尘投老倦征鞍,梦寐清规祇厚颜。

论德每疑观大水,言诗曾赋仰高山。

退之自处轲雄后,甫也当居扬马间。

知止旧风衰久矣,只今须合为公还。

(0)

和美叔学士

早日清明气郁葱,翠舆朝出建章宫。

光回鹭羽云霄外,翠滴荷衣雨露中。

苦爱平心似崔郾,预愁启事愧山公。

酬诗自笑才悭涩,不似清微长养风。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