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有日月,在地有谷冈。
不闻鲁柳蹠,初因酌其浆。
常谓盗利人,所慕橐与囊。
其志实甚卑,其害亦易防。
可变白为黑,能使臭为香。
百鍊(bǎi liàn)的意思:形容经过多次磨砺、锤炼后变得坚强、不可动摇。
穿窬(chuān yú)的意思:指透过墙壁、窗户等隔离物,可以看到或听到对方的言语或行动。
盗泉(dào quán)的意思:指盗取他人的财物或功劳。
盗名(dào míng)的意思:指盗用他人的名声或成就,冒充他人的身份。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荒唐(huāng táng)的意思:荒唐指的是言行荒谬、荒诞可笑,毫无道理或合理性。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变(kě biàn)的意思:可以改变的,可以变化的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慢藏(màn cáng)的意思:指故意隐藏或隐瞒真实情况或真实意图。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难易(nán yì)的意思:指困难与容易,相对而言,表示事物的程度或难易程度。
尼圣(ní shè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圣洁,纯净无瑕。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清操(qīng cāo)的意思:指言辞清正、操守正派。
绕指(rào zhǐ)的意思:绕指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殊荒(shū huāng)的意思:非常荒凉、极其荒芜
贪泉(tān quá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
屋漏(wū lòu)的意思:屋顶漏水。比喻家中有隐患或内部问题被暴露出来。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薰心(xūn xīn)的意思:薰心指的是通过言行或事物所带来的深深感动和启发。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自戕(zì qiāng)的意思:自我杀害
百鍊刚(bǎi liàn gāng)的意思:指经过百次锻炼而变得坚强不屈的人。
绕指柔(rào zhǐ róu)的意思:指事物柔软、细腻,使人无法抵挡。
这首诗名为《盗泉》,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盗泉”为题,借以探讨人性中的贪婪与道德底线。
开篇以“在天有日月,在地有谷冈”起笔,以自然界的规律引出对人类行为的思考。接着,“昼夜难易职,高下应有常”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当遵循的自然法则。
“君看绕指柔,终非百鍊刚”一句,以柔软与坚硬的对比,暗示了人性中既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坚韧不拔的可能。通过“盗泉何人传,乃在宝主乡”引出主题,指出“盗泉”这一典故虽流传于宝主之乡,但其背后的道德警示却值得深思。
“孔子忍渴过,此语殊荒唐”一句,以孔子的故事反衬出盗泉之水的荒谬之处,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物质追求之间的界限。通过“不闻鲁柳蹠,初因酌其浆”,诗人提醒读者,真正的道德力量并非源自物质的诱惑,而是内心的坚守与信念。
“志士耻穿窬,君子戒慢藏”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贪欲的警醒。诗人认为,真正的志士和君子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丧失原则,他们深知“有水何妨饮,无物安得将”的道理,即在道德面前,任何物质的诱惑都不足为惧。
最后,“隐之汲贪泉,清操凛若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贪泉中汲取清水,其清廉的品质如同严冬的霜雪般坚定。这不仅是对前文道德警示的回应,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诗人通过“岂其宣尼圣,见乃逊彼行”一句,既肯定了孔子的智慧,也强调了在特定情境下,个人的选择与行动同样重要。
“常谓盗利人,所慕橐与囊。其志实甚卑,其害亦易防”提醒人们,贪欲往往源于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这种低下的志向容易被防范。而“更有盗名流,鱼鱼俨冠裳。可变白为黑,能使臭为香”则揭示了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贪婪——追求虚名与地位,这种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何曾饮盗泉,薰心终自戕。谓人不汝知,屋漏形影彰”总结全诗,强调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内心的道德坚守才是最真实的自我。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会如破屋之漏,清晰地映照出其真实面貌。
整首诗通过对“盗泉”这一典故的深入挖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传达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强烈呼唤。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道德思考空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行为准则的反思。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
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
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
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
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
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
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
五云楼阁阆风高,玉女轻轻月下敲。
軿御为人催凤驾,功名报我在螭坳。
寒灰草出千言妙,爇烬诚由一念交。
何事赋诗徵速和,一吟聊解子云嘲。
范君仙吏术何高,欲祷灵扃只一敲。
借箸立谈神斡运,画灰成字势盘坳。
三钱舞卜堪为侣,五斗师来可缔交。
神力也须人力附,寄言诗将莫轻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