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勿复道,孽孤政为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辞源(cí yuán)的意思:指词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氐房(dī fáng)的意思:指人们居住的房屋。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更生(gē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物经历痛苦或失败后,重新振作,焕发新生。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埋藏(mái cáng)的意思:隐藏、掩盖
鸣镝(míng dí)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抗议或表达不满。
培塿(péi lǒu)的意思:培养和训练人才。
破涕(pò tì)的意思:止住哭泣,控制情感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韦杜(wéi d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极为华丽、辞藻堆砌。
怏怏(yàng y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不满、不愉快。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藻绘(zǎo huì)的意思:指绘画技法高超,画作精美绝伦。
舴艋(zé měng)的意思:指船只载重量小,容量有限。
择交(zé jiāo)的意思:选择朋友,选择交往的对象。
中鸣(zhōng mí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声音传达到中间或远处。
忘忧物(wàng yōu wù)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忘却忧愁烦恼的事物或物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四月十八日过师贤留饮归用前韵寄师贤》。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避俗非避世,择交欣择乡”点明了诗人并非逃避尘世,而是选择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寻找心灵的慰藉。接着“共泛忘忧物,听雨对胡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中畅谈,享受忘却烦恼的时光,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
“江湖系舴艋,夜窗灯火凉”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在江湖中漂泊的小舟,夜晚独自面对灯火,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论诗中鸣镝,辞源注方塘”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将诗歌创作比作鸣镝在空中划过的轨迹,辞源如同注入方塘的清泉,充满了创造力和生命力。
“韦杜骨已朽,谁焚更生香”引用韦应物和杜甫两位唐代诗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的精神和才华。
“我才肩培塿,君自粲氐房”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谦逊评价,同时也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将自己比作小丘,将友人比作繁星,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差异和互补。
最后,“玉人能晓此,藻绘已埋藏。破涕欲为笑,横膺复怏怏。行矣勿复道,孽孤政为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即使在分别之际,心中难免有些许伤感,但想到友情的力量,便能化悲为喜,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其对生活、艺术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