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采药(cǎi yào)的意思:采摘草药或采集草药的意思,也比喻学习知识或取得经验。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地罗(dì luó)的意思:指地下藏有宝藏或财富。
斗杓(dòu sháo)的意思:指人们争斗、争吵不休,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浮山(fú shān)的意思:比喻言行轻浮、不踏实。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勾陈(gōu chén)的意思:勾陈是指勾结、联合。也可指两方勾结,共同使坏。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藜藿(lí h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关系疏远,不亲近。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实沈(shí shěn)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坚定,沉稳,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外来(wài lái)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人或事物。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言道(yán dào)的意思:言道指言辞或言语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它强调说话的方式得体、言辞恰当,能够准确、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指实(zhǐ shí)的意思:真实无误,确凿无疑。
罗浮山(luó fú shān)的意思:指人过分沉迷于修炼、追求仙道而忽略现实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岭南地区,面对寒冷霜冻与萧瑟景象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岭外稀繁霜”点明地点与季节,霜冻稀少而寒冷,暗示环境的恶劣。接着“草木不黄落”与“穷巷生阴风”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荒凉与凄冷的氛围。诗人身处穷巷之中,感受到阴冷的风,内心也变得萧索。
“斗杓指实沈,勾陈半隐爚”两句运用天文现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蟋蟀满床下,篝灯夜戄戄”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后四句“此地罗浮山,古人尝采药。何不披短衣,入山饱藜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像古代的采药人一样,深入山林,寻找生命的真谛与内心的平静。然而,“晓从外来者,皆言道路恶。我欲依神仙,神仙不可托”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即使渴望接近自然与超脱世俗,但现实的艰难与未知的恐惧又让他感到无力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芙蓉
溪痕寒不肥,岸容晚益退。
其谁怜婆娑,明霞剪零碎。
烂烂饱泠露,酣酣俯清濑。
宛然古铜碧,嫣然靘妆对。
又若翠袖薄,瘦立烟渚外。
西风仅如许,晚节尚可待。
遂拜拒霜号,不受断肠浼。
亦岂无老成,试请推行辈。
桂腾小山馥,菊耀东篱采。
裳衬芰荷衣,服称陆离佩。
芳芷雅相乡,宿莽安敢背。
花城隔仙凡,俗说信茫昧。
独有离骚经,名氏得先载。
劝农石头城赋诗
去年出郊春欲半,钟阜林峦青未遍。
今年此日蛰初惊,动地春光满石城。
柳如蹙金梅碾玉,川原高下麦苗绿。
一声布谷已催人,吴侬莫问春迟速。
苍颜老守政无奇,只要我民不苦饥。
奉诏偕行两赤令,职在劝耕无扰之。
鲐背厖眉数十叟,听取吾言醉此酒。
但遣儿郎力南亩,不患三钱无米斗。
米斗三钱大江东,从今更祝八方同。
同见三登太平日,老守不愿万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