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何代仙,南城有遗坛。
人间宁足乐,弃去夫何难。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逼人(b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压力、威势等强大而令人感到压迫的状态。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齿发(chǐ fà)的意思:指牙齿长出来,比喻年龄小,年轻有为。
冲虚(chōng xū)的意思:指打破虚幻的幻象,揭示真实的本质。
粗浊(cū zhuó)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粗俗低劣,缺乏文雅和品味。
奉养(fèng yǎng)的意思:恭敬地侍奉和照料。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呼吸(hū xī)的意思:指呼吸的动作,也比喻事物的存在、生命力。
化生(hu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下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形态或状态。
汲汲(j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颀然(q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姿挺拔、端正。
枯骸(kū hái)的意思:指干瘪的尸体,也比喻无生气、无活力的事物。
麻姑(má gū)的意思:麻姑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女仙,也用来形容女子粗鲁、不文雅的样子。
马鞍(mǎ 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戚施(qī shī)的意思:形容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躯干(qū gàn)的意思:指人体的主干部分,也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膝行(xī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人面前非常恭顺地行走,表示极度恭敬或屈服。
霄露(xiāo lù)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露水,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极深的学问。
行望(xíng wàng)的意思:行:走;望:看。行望指走来走去,观察察看。
压马(yā mǎ)的意思:指用强大的力量或权威来压制或压服对方。
烟雾(yān wù)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迷惑或虚幻现象。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掷米(zhì mǐ)的意思:指将米掷向地面,用以表示极度浪费或不珍惜。
朱鸾(zhū lu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凤凰。
浊质(zhuó zhì)的意思:指物体的质地浑浊不清,不纯净。
辎軿(zī pēng)的意思:指车马所装载的物品。
这首诗《凌云行》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描绘了对仙界与凡间的对比思考,以及对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首句“麻姑何代仙,南城有遗坛”以麻姑仙迹引入,点出主题为仙界与人间的对比。接着“双练飞绝巘,天风逼人寒”描绘了仙界的壮丽景象,山峰高耸,天风凛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枯螺抱怪石,几见海水乾”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无常。
“清都在何许,烟雾不可干”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但又因现实的模糊而感到困惑。“宫阙镂白玉,辎軿驾朱鸾”描绘了仙境中的奢华与庄严,进一步强化了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
“念非粗浊质,可以超云端”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凡俗身份的自省,以及对精神升华的渴望。“冲虚尽尘滓,变化生羽翰”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纯净、身体变化的追求。
“悠悠戚施子,汲汲营餔餐”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指出世俗生活中的忙碌与忧虑,强调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颀然硕且大,躯干压马鞍”通过形象的比喻,讽刺了那些为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
“奉养恐不至,齿发忽已残”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及时追求精神满足的呼吁。“呼吸一时绝,枯骸积巑岏”描绘了生命的终结,强调了对精神追求的紧迫性。
最后,“膝行望碧落,霄露零衣冠”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接近精神世界的渴望。“愿闻道之妙,不用掷米丹”则是对真正智慧和修行方法的渴求,而非依赖外在的法术或物质手段。
整体而言,《凌云行》通过对仙界与凡间、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