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求五十蓍,决彼天下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纮(bā hóng)的意思:指天地的八方。
百王(bǎi w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强大、无敌的力量。
蔽芾(bì fèi)的意思:指草木茂盛,遮蔽了庙宇的屋檐,比喻人的才能被庸人所遮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独守(dú shǒu)的意思:指独自守护、坚守某一事物或某一位置,不与他人分享或放弃。
封树(fēng shù)的意思:指封存、封闭树木,比喻不让人知道真相或隐藏事实。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复古(fù gǔ)的意思:指回归古代风格、追求古典美的一种文化倾向。
古终(gǔ zhōng)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旧时代的结束或灭亡。
恒性(héng xì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本性、特性不变。
皇羲(huáng xī)的意思:指文采华丽、书法技巧高超的人。
稽疑(jī yí)的意思:怀疑,疑虑。
极尽(jí jìn)的意思:达到极限;尽到极点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精意(jīng yì)的意思:指精心思考和用心经营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用心和用意。
君师(jūn sh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对待臣下或下级的慈爱、关怀和教导。
开辟(kāi pì)的意思:开辟指开辟道路或者开创新的领域,开辟新的局面。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隆隆(lóng ló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力。
缅惟(miǎn wéi)的意思:深思熟虑,仔细思考
人文(rén wén)的意思: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事物。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深诣(shēn yì)的意思:
谓造诣很深。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诗集>序》:“某得而观之,窃以为先生之诗,博采深诣,典则深厚,成一家之言。” 明 文徵明 《又跋李少卿帖》:“公既多閲古帖,又深诣三昧,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
神圣(shén shèng)的意思:指非常庄严、崇高、神奇、不可侵犯的。
树表(shù biǎo)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繁荣昌盛。
书契(shū qì)的意思:书面上的约定或契约。
素志(sù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善良,行为纯真无邪。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特达(tè dá)的意思: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宛丘(wǎn qiū)的意思:形容山势峻峭,曲折多变。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万汇(wàn huì)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汇聚在一起。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先天(xiān tiān)的意思:指与生俱来的天赋或先天条件。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宰木(zǎi mù)的意思:指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将公共资源或他人财物据为己有。
治统(zhì tǒng)的意思:治理统一;统治管理。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注释
- 宛丘:古代的一种土丘,可能象征着重要的文化或历史遗迹。
宰木: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高大树木,象征尊贵。
皇羲:传说中的伏羲,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人物。
结绳政:原始社会的记事方法,用绳子打结来记录信息。
三才:指天、地、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风气:社会风气或时代精神。
先天:指事物的原始状态或自然规律。
- 翻译
- 宛丘为何如此隆起,高大的树木正茂盛。
无法期待伏羲重现,只有封树象征万代。
遥想开天辟地之初,人与兽并无差异。
虽然有结绳记事的方法,但礼仪法规尚未完备。
若非圣贤兴起,谁能揭示天地之秘。
人文开始传播,天地人之道因此完整。
丘陵体现永恒本性,质疑之事显现出深意。
和谐的气息笼罩四方,他独自坚守君师之职。
众多天帝遵循他的治理,历代帝王依赖他的教诲。
可惜风气衰落,复兴古道终究难以实现。
我试图洞察自然规律,通过探索寻求深刻理解。
如何穷尽万物奥秘,一理贯穿世间万象。
在此拜祭古陵,特此表达平生志向。
用五十根蓍草占卜,为天下大事做决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太昊陵》。诗中通过对古代圣王陵墓的描绘,表达了对远古时代崇高道德和深邃智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日渐沦丧的忧虑。
诗人首先以宛丘和宰木为象征,形容古代圣王陵墓的宏伟与庄严。皇羲不可作、封树表万世则是说这些陵墓不仅是对过去英烈人物的纪念,更是后世子孙的精神寄托。
接下来,缅惟开辟初,人兽无以异,诗人回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远古时代,那时的人们尚未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礼法规范。尽管那时也有结绳政,即原始的记事方式,但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
自非神圣兴,孰发天地秘,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圣明君主能够洞悉自然奥秘、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敬仰。三才道斯备则是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宇宙秩序。
丘极尽恒性,稽疑示精意,是诗人对这些陵墓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和不朽精神的赞赏。太和熏八纮,独守君师位,则是说圣王陵墓散发着浓厚的道德香气,象征着君主的崇高地位。
群帝承治统,百王赖书契,强调了历代皇帝对这些先贤遗迹的尊崇和传承,以及他们通过文献记载来理解和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
惜哉风气漓,复古终莫逮,是诗人对于当今之世已经无法达到古代那种崇高道德和精神境界的感慨。曰余昧先天,玩象冀深诣,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追寻先天之道,探究更深远的智慧。
何能穷蕴奥,一理贯万汇,是说如果能够彻底理解这些古代圣王陵墓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就可以领悟到宇宙间的一切道理和规律。
兹焉拜古陵,特达酬素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希望能够传承这份精神。硕求五十蓍,决彼天下事,则是说通过这种追寻和理解,可以解决世间的种种疑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圣王陵墓的景仰,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