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世(ē shì)的意思:指人为了迎合世俗、讨好他人而失去自我,屈从于世俗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侧目(cè mù)的意思:侧目是指斜着眼睛看,表示怀疑、不满或嫉妒的目光。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顾身(gù shēn)的意思:顾念自己的安危、利益。
国论(guó lùn)的意思: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或国家的政治理论。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钧衡(jūn héng)的意思:指权衡、比较,寻求平衡和公正的原则或方法。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危言(wēi yán)的意思:指言辞危险,容易引起麻烦或不良后果的话语。
撄鳞(yīng lín)的意思:指揭露或揭发某人的隐私、秘密或错误。
正学(zhèng xué)的意思: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柱石(zhù shí)的意思:比喻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人或事物。
柱石臣(zhù shí chén)的意思:指在团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炎的作品,名为《萧参政挽诗二首·其一》。从这短短的八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正学无阿世”,表明了诗人坚持正确的学说,不随波逐流于世俗。紧接着,“危言不顾身”则展示了他即便面临生命危险,也要直言真相的勇气。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人安危,为了正义和道德勇敢发声的情怀。
“旁观多侧目,独立屡撄鳞”,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面对外界多方位的责难与非议,却依然坚守立场,不为所动。这种孤独与坚持显现出一种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的精神态度。
“八叶钧衡后,三朝柱石臣”,这里诗人自比为历史上的忠诚官员,用来形容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心不渝。这样的自况,不仅体现了个人对职责的认真,也反映出对国家长久稳定的期望。
最后,“晚方陪国论,终不尽经纶”,表达了一种即使到了晚年,还要继续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分忧的决心。这里“终不尽”四字,更是强调了这种责任感和执着,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会放弃为国尽忠的心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操守、政治抱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国家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坚定立场的不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